团课-辛亥革命演讲文稿.pptVIP

  1. 1、本文档共3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团课-辛亥革命演讲文稿

辛亥革命,已成百年记忆。推开历史的厚重大门,穿行于百年风云的画卷长廊,一路追溯,民族复兴的主题格外醒目。 辛亥革命爆发的历史背景 一、民族危机的加深激化了中国的民族 矛盾 (一) 《辛丑条约》签订后,大清帝国彻底成为帝国主 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清王朝成了“洋人的朝廷” 。帝国 主义列强在中国疯狂地掠夺原料、矿山和铁路利权, 严重损害了中国社会经济利益; (二)帝国主义列强在瓜分中国时矛盾重重,相互争 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1905 年—1907 年的日俄战争,俄国战败,日本取得了俄国在东北的 特权,进一步激化了民族矛盾。 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 热点导入 鸦片传入中国之后,不仅毒害了中国人的身体,还摧毁了中国人的意志,“东亚病夫”的帽子在中国人头上戴了很多年,这张青岛鸦片烟馆的照片传神地表现了当时人耽溺于大烟的情形。 热点导入 二、社会矛盾和阶级矛盾不断激化,人 民起义风起云涌 三、经济基础 四、阶级基础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发展壮大及其 实践活动 (一)青年知识分子、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成了革命 的中坚力量; (二)20 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开展了一系列反清武 装起义,为革命高潮的到来准备了力量 1910年 11月4日 孙中山在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胡汉民等会议,布置广州起义。 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烈士陵园 广州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驻广领事哈拉西 萍浏澧起义 蔡绍南、魏宗铨在萍浏澧三县交界的麻石设立活动机关,秘密发展势力,拟定1907年初发动起义。由于清政府地方官吏事先觉察萍浏澧地区的群众反清活动,1906年10月7日,萍浏澧三县官厅派兵勇,突袭麻石,麻石被迫于12月3日提前举义。12月4日,萍浏澧起义爆发,起义军称中华国民军华南革命先锋队。起义军在十几天时间里,迅速发展至3万人,主力是会党和安源煤矿工人,另外有大量贫苦农民和防营士兵参加,声势浩大,长江中下游为之震动。清政府先后调遣湖南、湖北、江西、江苏四省军队,加上地方驻军以及地方“团勇”不下四五万人,围剿起义军。美、英、德、日各国派军舰驶至岳州,威胁起义军,为清朝的反革命军事围攻壮胆助虐。萍浏澧起义军面对优势的敌人,进行了英勇的顽强的战斗,但由于起义缺乏坚强的领导核心,加之敌我力量相差悬殊,终于在1907年1月上旬宣告失败。 马福益,萍浏醴起义副总指挥 秋瑾、徐锡麟浙皖起义 光复会会员徐锡麟发动浙皖起义,利用安徽省高级大员参加巡警学堂毕业典礼之机,双抢击毙巡抚恩铭,乘乱率领学生占领了军械库,意欲夺取武器弹药,未能成功。徐锡麟被捕,第二日被清吏剖腹挖心,残忍地杀害。浙皖起义失败牵连了大通师范学堂,秋瑾在7月14日被捕,次日英勇就义。 秋瑾、徐锡麟和浙皖起义 黄花岗起义 广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建议黄兴再次在广东发动起义。1911年1月,起义领导机构统筹部在香港成立,黄兴、赵声分任正、副部长。统筹部于4月8日召开会议,决定4月13日正式起义,赵声、黄兴任正、副总指挥。由于广州地方当局加强防范,而海外筹集的饷械起义又未运到,起义被迫延期。4月25日,黄兴感到时机紧迫,潜入广州组建指挥部,临时决定27日晚起义。1911年4月27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下午5时30分,以黄兴为首的“选锋队”120余人,猛攻总督衙门。黄兴等放火焚烧总督衙门后,与清军展开激烈的遭遇战,革命党人被迫四散各自为战,死伤惨重。黄兴直战到孤身一人,右手两指被击断,化装走避香港,起义失败。事后,革命党人多方设法,收集到起义死难烈士遗骸72具,合葬于广州城郊红花岗,并改红花岗为黄花岗。这次起义因而史称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烈士陵园 黄花岗起义中被捕的革命志士 五、思想基础 (一)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1、 章炳麟发表 《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提出革命是 , “启 迪民智,陈旧布新”的良药; 2、邹容发表《革命军》 ,以“革命军中马前卒”讴歌 革命; 3、陈天华发表《猛回头》《警世钟》 、 。 (二)提出了第一个比较系统完整明确的民主革命 纲领——三民主义 (三)革命派同改良派进行了论战,极大促进了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了革命形势高涨 (四)创办了一系列报纸、刊物,如《国民报》《游 、 学译编》《浙江潮》等,大力宣传革命思想 、 (五)翻译了西方关于民主革命思想的著作,如卢梭 的《民约论》 ,孟德斯鸠的《万法精理》《美国独立战 争》等。 1910年 10月3日 《民立报》在上海创刊。 六、组织基础 (一)革命派创办了一系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1、1894 年孙中山创办第一个革命团体——兴中会; 2、华兴会、光复会、日知会等的创办。 (二)1905 年 8 月 20 日,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同盟会在东京成立 (三)共进社和文学社的积极活动 -2- 1894年11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