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十课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1、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新政府举措 纪年方式:民国纪年(1912为民国元年) 国旗:五色旗 宪法:《临时约法》 3、《临时约法》 第一条: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第五条 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 第十六条 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第五十一条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4、清帝退位 时间:1912、2、12 5、袁世凯就任大总统 袁世凯能成为大总统的原因? 1、 “袁世凯现授内阁总理大臣,所有派赴湖北陆、海各军及长江水师仍归袁世凯节制调遣。” ——上谕 2、袁到京后,英国驻华公使朱尔典前来拜谒,表达了有意调停武汉战事、促成袁内阁与黎元洪停战议和的愿望。 3、“明公之才能,高出兴等万万,以拿破仑、华盛顿之资格出,而建拿破仑、华盛顿之事功,直捣黄龙,灭此虏而朝食,非但湘、鄂人民戴明公为拿破仑、华盛顿,即南北各省,当亦无有不拱手听命者。” ——黄兴 四、辛亥革命历史意义 必背之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268年的统治,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君主专制统治,创立了中华民国,/通过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性质的《临时约法》,使人们获得了一些民主权利,开创了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但是,它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人们依然困苦。从这个角度而言,辛亥革命也不成功。中国彻底的独立、自由还需要人们继续艰辛探索。/ 讨论:辛亥评价争鸣 辛亥革命并没有真正达到它所发动的预期效果,而且最后革命果实旁落,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后来的社会动荡与变化。 讨论:辛亥评价争鸣 辛亥革命的发动体现了时代潮流的需要,契合了革命的迫切性,具有更大的积极意义。清政府在预备仿行宪政中所组成的责任内阁——皇族内阁,昭显了其妄图借立宪之名实行专制的本质,揭露了清政府自己的腐朽与昏庸,而在溥仪即位后,由淳亲王载沣摄政所组成的满人亲贵政治集团,主张重新将铁路等工程收回政府掌控,体现了他们想与时代背道而驰、集权的趋势,更表明了清政府不能承担实现中国现代化的重任。 争鸣升华 革命还是改良,是现代化道路的两种选择,是革命,还是改良?是基于不同的国情所决定的。 看待历史,只有把事件的前因后果互相联系,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整个历史环境下考察,才能得出完整的结论。 第十课 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成立 一、破题:辛亥革命 何谓“辛亥”? 何谓“革命”? 天干、地支 十天干: 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干支纪年法 列宁论“革命” 革命是用暴力打碎陈旧的政治上层建筑,即打碎那由于和新的生产关系发生矛盾而到一定时机就要瓦解的上层建筑。 二、改良与革命 半个世纪的改良道路 1、青年孙文 2、革命初潮——兴中会 时间:1894年秋 地点:檀香山 口号:振兴中华 3、思潮涌动 …我中国今日不可不革命,我中国今日欲脱满洲人之羁缚,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独立,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与世界列强并雄,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长存于二十世纪新世界上,不可不革命;我中国欲为地球上名国、地球上主人翁,不可不革命。革命哉!革命哉!… ——《革命军·绪论》 4、组织发展 光复会 华兴会 日知会 5、革命新阶段——同盟会 时间:1905年 地点:东京 口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 平均地权 机关刊物:《民报》 口号概括为“三民主义” 三民主义 6、改良派与革命派论战一 康有为 中国不能进行革命的四个理由:一曰革命残酷,二曰国情特殊,三曰革命必然招致外国干涉,四曰皇帝圣仁。 章太炎 殷忧内结,智计外发,知非变法,无以交通外人得其欢心;非交通外人得其欢心,无以挟持重势,而排沮太后之权力。载湉小丑,未辨菽麦,铤而走险,固不为满洲全部计。长素乘之,投间抵隙,其言获用。故戊戌百日之政,足以书于盘盂,勒于钟鼎,其迹则公,而其心则只以保吾权位也。 章太炎 长素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之耶?既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民变者,其徒以口舌变乎?抑将以长戟劲弩飞丸发旍变也?近观日本,立宪之始,虽徒以口舌成之,而攘夷覆幕之师在其前矣。使前日无此血战,则后之立宪亦不能成。故知流血成河,死人如麻,为立宪所无可幸免者。 论战二 《民报》与《新民丛报》 …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震惶;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