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桃花源记》完整课件及笔记
第一部分:积累文学常识 《桃花源记》文言积累要点: 文体——“记” 《桃花源记》文言积累要点: 后遂无问津者。 此后就再没有探求(桃花源)的人了。 第五段:再寻桃花源未果。(故事尾声) 刘子骥与陶渊明是同时代的人,且确有其人,把他写进去,这样写有何效果? 为桃花源增添了真实感,使故事显得亦真亦幻,更添传记色彩。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桃花源是朦胧飘忽的世界,种种的神秘色彩,表面上是描写了桃花源的隐蔽,实质上暗示了:桃花源本来就是虚幻的,它只是作者追求的一种美好境界,一种对现实生活不满的精神寄托。 在文章中,作者虚构的“世外桃源”是一个怎样的社会? 景色优美,土地肥沃,资源丰富,风俗淳朴; 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和平安宁。 人人安居乐业,彼此 和睦相处,生活幸福愉快。 世外桃源 这个理想反映了广大人民摆脱压迫和剥削的要求,也是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今天我们应当怎样看待 这样的理想? 但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联系时代背景,说说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虚构了一个与世无争的世外桃源,一方面揭露了长期战乱、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另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摆脱压迫,用劳动创造幸福和平生活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表现出自己对理想社会的憧憬。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进入桃源、访问桃源、离开桃源、再寻桃源贯串起来。虚构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立的美好境界,寄托了自己的政治理想,反映了当时广大人民的愿望。 课 文 总 结 * * 林 尽 水源, 便 得 一山,山有小口, 仿佛 若 有光。 便 舍 船,从口入。 (于) 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 看见 舍弃、离开 隐隐约约 完,到头 好像 初极狭,才 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 开朗。土地 平旷, 屋 舍 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 属。 起初开始 仅容一人通过 开阔的样子 平坦宽阔 整齐的样子 类 仅 通过 这 明亮 房屋 豁然开朗: ①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 ②比喻一下子明白了某种道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土地平旷宽阔,房屋整齐,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和桑树、竹林这一类的作物。 阡陌 交通, 鸡犬 相 闻。 其中 往来 种作,男女衣着, 悉 如 外人。 田间小路 交错相通 互相 那里 耕种劳作 全都 桃花源以外的世人 听见 穿戴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的声音都能互相听见。 黄发 垂髫,并 怡然 自乐。 老人 小孩 安适愉快的样子 怡然自乐:形容安适愉快而又自得其乐的样子。 黄发,是长寿的象征,用来借代老人。垂髫,是小孩垂下来的头发,用以借代小孩。 都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老人和小孩,都显得安适愉快并自得其乐。 “黄发垂髫”就是用老人和小孩头发的特征,借代老人和小孩的。 不直接称某人或某事物,而借用相关的人或事物来代替它,这种修辞手法叫“借代”。 如:“孤帆远影碧空尽”这句诗中,用“帆”借代 。 船 第二段:渔人进入桃花源。(故事发展) 描写桃花源环境优美的句子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描写桃源人生活幸福的句子 第二段描写了桃花源美好的生活,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没有压迫和剥削,没有战乱,和平宁静、自由和谐的理想社会的追求和向往。 见渔人,乃 大 惊,问 所从来。 具 答 之。 ( ) ( ) ( ) 竟然 村人 渔人 渔人 详细 他们 从所来 从哪里来 十分 大惊:表现桃源人对陌生人感到 惊异,表明桃花源与世隔绝已久。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村人)见到渔人,竟然十分惊讶,问(渔人)从哪里来。(渔人)详细地回答他们。 便 要 还 家,设酒 杀鸡 作 食 。 ( ) ( ) 村人 渔人 通“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卫生部修订病历书写基本规范(全文).pdf VIP
- (推荐!)GB 45673-2025《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通用规范》之“5.1安全领导力”审核检查单(2025A0).docx VIP
- 《合金凝固理论》课程教学大纲.pdf VIP
- 2025年行政执法人员执法资格考试必考题库与答案.docx
- 22J403-1楼梯栏杆栏板.pptx VIP
- 《创伤性休克及急救》课件.ppt VIP
- KISSsoft 培训资料.ppt VIP
- 2024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24版)解读(面向核心素养的科学教育).pptx VIP
- 设立招标代理服务公司组建方案.pptx VIP
- 新民主主义革命PPT通用课件.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