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释书法形象的力度构成.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释书法形象的力度构成

浅释书法形象的力度构成 高云峰 古人在书法创作实践过程中,发现了一条让多数人都接受、认同并推崇的书法美学规律——“力”,如传卫烁的《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古人对书法的评论如笔力遒劲,力透纸背,入木三分、书贵瘦硬方通神都是对“力”的推崇。 古代书法理论和书法评论,多是片言只语,独立成篇的、系统论述的较少。多从主观感受的角度阐述,而且古代书论的作者多为书家,习惯于形象思维,多用形象的语言来阐述书法理论问题,不习惯逻辑思维,很少用概念、判断、推理的方式来研究书法理论问题。并且使用文言文,致使古今语言隔阂,不易为当代大多数人和后代人所理解和接受。现在的一些书法理论工作者,在研究书法理论问题时,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还沿用古人的形象思维方式,致使其阐述的理论文章从形象到形象,难于被大多数人所接受。笔者曾拜读过一篇专门探讨书法力度美的文章,因其从形象到形象的论述,也可能由于笔者理解能力较低,读过文章之后对力度问题,也还是似懂非懂。因此,用现代的美学理论和逻辑思维方式探索力度美就相当重要了。 一、力、力度、力感的概念与种类 如何理解书法形象的力度美呢?力度是有形的,还是无形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否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解读?笔者认为,书法力度是有形的,是可以通过逻辑推理的方式来解读的。 那么,什么是力呢?书法形象的力是指书法作品形象产生的与人的视觉上的力学经验相似的感觉。书写行笔时笔与纸产生的磨擦力、笔画形态、字的结体和篇章布局上给人在欣赏时感觉到的一种力,如在笔画线条上和形态上如正在扯开的弓,被大风吹拂的大树,被臂力、风力吹拉弯,但又是极力反弹的的一种状态;或在字体结构上如坚固的大山挺拔屹立,不可撼动;或在篇章布局上如惊涛骇浪,可以摧毁和吞没一切的力感。对这种力的感觉大小即力度,对力的不同感觉称为力感。 为了对书法形象力度有一个科学、全面的理解,我们有必要对力度进行量化处理。如果我们把无力定为0,力度最高值量定为100的话,那么力度就会出现从0至100的不同力度。如果引入阴阳刚柔的概念,0——100度之间又可划分为阴柔、刚柔兼济和阳刚之美三种。 卫烁的《笔阵图》:“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从卫烁的观点看,笔力实际上由骨与肉两种因素决定,多骨微肉被称为筋书,多力丰筋被卫烁称为书法艺术形象的最高境界。我们不妨把骨在字中的比例确定为书法形象力度的指标。0——10度为纯阴纯柔,在笔画形态上表现为纯肉无骨。即笔画雍肿、重浊、钝圆,或笔划纤细、行笔速度极慢,就象墨随意堆放在纸上,无力感。11——40度为阴柔美,其笔画方圆兼备,表现为圆笔多,肉多骨少,笔画较细、行笔较慢。41——60度为刚柔兼济之美,表现为骨肉均停,笔画粗细相当,行笔速度中等。61——90度为阳刚美,表现为骨多肉少,行笔速度较快,笔画较粗,方笔多圆笔少。91——100为纯刚纯阳,表现为有骨无肉,行笔速度快,纯粹是方笔,笔画粗壮、入笔和收笔锋棱明显峭露,飞白较多甚至多是飞白,笔画坚挺,直画多,无弯和圆转的笔画。 二、书法力度美的构成因素 中国汉字是世界上唯一保存下来的象形文字,早期的文字与文字所反映的客观事物主体有较多的和直接的联系。随着文字的发展,到了秦代的小篆,汉字已经基本上脱离了象形的基础,而隶书、楷书、行书和草书逐步过渡到纯抽象的符号化文字。虽然书法创作出来的汉字,不具象形性,即同被汉字所表现的主体相去甚远,或无有多大关系。但是,汉字是空间艺术,是通过视觉来欣赏的,因汉字的字形体势同所有的存在和运动于空间的物体有相同的一面,如大小、长短、宽窄、方向、角度、数量等性质。如一个字写得横平竖直,给人一种平衡稳定的感觉;如果一个字写得前倾或后仰的幅度较大时,就会有一种物体欲倒下的感觉;笔画轻细给人一种轻浮的感觉;笔画粗重,墨色厚重给人一种凝重的感觉。所以,书法形象的力度美并不是无迹可寻的纯直觉的东西,如果仔细加以分析,就会发现还是可以归纳出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笔者通过对书法作品的分析,发现书法形象的力度美主要是通过书写的笔画形态、结体构字和篇章布局来实现的。 1、笔画形态的力度因素。笔画是书法形象的基础构件,同时还是实现书法美学的基本因素。那么什么是笔画的骨与肉呢?根据卫烁的“骨肉”观点,骨与肉是通过什么形式给读者欣赏的呢?笔者者认为,笔画形态的骨与肉是通过墨色枯润、浓淡、迟速、藏露、提按、转折、形态(如粗细、方圆、长短、宽窄、曲直)等因素来构成的。如枯、浓、速、露、按、折、粗、方、宽、直属骨,而润、淡、迟、藏、提、转、细、短、窄、曲属肉。因为在人们的视觉经验里墨色湿润给人以力度小的感觉,墨色干枯给人以力度较大的感觉;墨色浓重给人以力度大的感觉,墨色轻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