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尧都现代都农业示范园规划
临汾市城乡统筹发展项目
——尧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规划
设 计 说 明
二〇一二年八月临汾市城乡统筹发展项目
——尧都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规划
前 言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解决三农问题,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基本环节之一。我国中西部内陆地区受经济、地理、环境、科技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缓慢,社会事业水平低下,村民生活水平较低。为了在解决农村问题中再有大的进展,必须创造一种全新的模式,改变村庄以往那种分散布局、粗放发展的模式。以村庄产业规模化、村民生活城镇化、居住环境生态化等为建设目标的生态型新村,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的一种崭新模式,能全方位的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以早日实现城郊区群众早日致富奔小康的梦想。
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的规划建设是贯彻临汾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的重大举措,是落实中央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实践。在组建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的过程中,以市场运作为理念,以山西华展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成熟的企业运营模式为借鉴,通过整合区域资源优势,将传统分散式的农村管理经营机制和模式改造成现代化规模化聚集式的集体经济运作模式;通过村企共建,村民直接参与的高效运营管理模式,实现 “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目的,同时,也为发展地方经济,减缓国家负担,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是多方受益的“多赢”发展模式。是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一种崭新尝试与实践。
按照现代都市农业示范园规划建设方案,园区总面积为1.62km2。方案以谋求园区发展为主线、以环境保护为出发点、以发展生产为中心、以村民安居乐业为落脚点,在分析区域自然、社会条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绿色产业、民俗居住和特色旅游为主导的“三位一体”总体思路,构建了 “一心、两轴、四区”的空间发展格局;指出了以服务全市的特色三产、观光农业、特色种植业和文化旅游业为产业园的主导产业和发展方向,规划布局了以华北特色建筑风格为主的居住区,形成了以生态景观带为主轴的开敞空间;同时注重建立健全社会公共事业,配套和完善公共和市政公用设施,强化村风文明建设,最终形成以“土地集约、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居住集中”为特色的“四集”园区,打造我国黄河中游地带上崛起的新的绿洲,最终将生态示范园建设成为中国知名、华北有名的山西生态第一园。
生态示范园规划的主导思想是“产业立园、生态绿园、科技兴园”,立园之本是绿色产业;生态示范园的发展策略是“高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旗帜,夯实生态基础,大力发展三产服务业,促进园区可持续发展”。
附:对项目区命名的解释
尧都:代表临汾厚重的历史文化,临汾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旅游资源丰富。
现代:规划采用最新节能环保科技,最新的生态科技技术运用在规划建设中。
都市:体现规划区独特的商业价值。体现规划区地处繁华都市,区位优越。规划区位处临汾市区城北5公里。在规划区5公里半径以内有:奥特莱斯临汾店、临汾新机场、西安至北京高铁临汾车站。
农业:规划区保留大面积基本农田以及观光农业用地。体现都市田园风貌。
示范园:规划区是一个占地地较大(1.62km2)、功能复合的综合性园区。需要采用现代园区管理模式,成立园区管委会来负责日常运行管理。
项目编写组
2012年08月
目 录
第一章 规划区现状概况 1
1.1 地理位置 1
1.2 自然条件 1
1.2.1 地形地势 1
1.2.2 气候 1
1.2.3 水文 2
1.2.4 土壤 2
1.2.5 矿产资源 2
1.2.6 植被 3
1.3 社会经济状况 3
1.3.1 社会经济条件 3
1.3.2 文化底蕴 4
1.3.3 交通通信条件 5
1.4 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5
1.4.1 建设现状 5
1.4.2 存在的问题 5
第二章 规划编制背景 6
2.1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 6
2.2 临汾“十二五”规划要求 7
2.3 周边地区迅速发展的促进作用 7
2.4 空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建设影响 8
第三章 规划总则 8
3.1 规划依据 8
3.1.1 有关法律、法规依据 8
3.1.2 相关规划及资料依据 8
3.2 指导思想 9
3.3 规划原则 9
3.3.1 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9
3.3.2 利于生产、方便生活的原则 9
3.3.3 因地制宜、维持现状地形的原则 10
3.3.4 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的原则 10
3.3.5 循序渐进、有机更新的原则 10
3.3.6 生态优先、综合发展的原则 10
3.4 规划目标与重点 10
3.4.1 规划目标 10
3.4.2 规划重点 11
3.5 规划期限 12
3.6 规划范围 12
第四章 总体发展战略 12
4.1 发展条件分析 12
4.1.1 区域背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