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一九四九-老干部工作处-上海师范大学.docVIP

难忘一九四九-老干部工作处-上海师范大学.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难忘一九四九-老干部工作处-上海师范大学

鹤发情怀 ━━━━━━━━━━━ 目 录 对市场经济的几点认识(二)………………………………郑裕硕/1 我们是江南的游击队…………………………………………韩祥林/5 难忘日本帝国主义铁蹄下的那场劫难………………………沈慧芬/12 皇帝与文人——读史札记之二………………………………吴世常/15 九华山、包公祠纪游…………………………………………钟为永/17 绿花园——我的家园…………………………………………袁识先/24 庆贺·感谢……………………………………………………邵伯周/30 校庆……………………………………………………………赵兴华/31 上海师大老干部处编 2014年第期 总第期 ……!”飞扬的歌声,唱出了我们这群青年战士们的壮志豪情! 1939年7月,我高中毕业,已入了党,当即要求到新四军去。9月,组织上即同意我的请求,由交通带领,离开家乡上海,到达“江南抗日义勇军”(江抗)总指挥部和我党江南特委的所在地:苏州阳澄湖畔太平桥镇。 “江抗”是新四军6团东进时使用的名义。1939年5月,新四军6团由团长叶飞率领充皮国民党顽固派的限制,从茅山地区出发,越过沪宁铁路,向沪宁铁路的东部地区(江南东路)敌后挺进,前锋直逼上海近郊虹桥机场。它的指挥部,先曾设在无锡梅村,继而推进至苏州阳澄湖畔的太平桥。负责地方工作的我党江南特委,随之亦移驻该镇。 当我到达太平桥镇的办事处后,即由一位领导同志张英,分配我在江南特委机关担任文印工作。 一到游击区,马上感到生活在这自由的天地里,多么兴奋和新奇。尤其使我惊奇的是,那位分配我工作的领导同志,竟是当年2月寒假期间,“学协”(上海学生界抗日救亡协会)举办“时事讲座”的主讲人。那次讲座借座上海福州路华华中学的一个教室,利用两个星期天的上午,一共讲了两次。第一次的讲题是“国际反法西斯阵线的由来”;第二次是讲“上海学生界抗日救亡运动的历史和现状”。听讲的都是一些中学的学生积极分子,约有60多人坐满了一个教室。主讲人每次讲过以后,总是留出时间,让听讲同学提问和讨论,然后再做归纳。讲座办得生动活泼,使我深受教育。我很佩服这位主讲老师知识渊博,说理透彻。在第二讲散场后,我曾问他“尊姓大名?”他就很有礼貌的答称:“黄开礼”(音)。想不到这位“黄开礼”竟然就是跟前的张英同志。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才逐渐了解他原名黄文荃,广西人,抗战初期他是上海“学协”的党团(即党组)书记,领导着上海的学生运动,时名“莫高方”。调来江南游击区工作后,改名张英;分配我工作时,他任江南特委组织部长。 受领任务后,我就跟着直接领导我的傅学群同志,去太平桥镇附近的一个农村居住,与傅的住处相邻,只隔一条河浜。与我住在一起的共四人,都是从上海、无锡下乡的。四人伙食自办,临时由我操作。 我的具体任务主要是油印党内文件和密写党内信件。当时江南特委系属江苏省委领导,省委设在上海,来往信件都用米汤书写在旧报纸或小说书的空白处,收信人用碘酒一涂,即可显出字形。 我到太平桥地区不久,东路的斗争形势起了变化。江抗东进,一路上打击日寇荡平匪患,江南人民欢欣鼓舞,但却遭到国民党顽固派的忌恨,他们从宜兴山里调来“忠义救国军”与我“江抗”摩擦,袭击我军。在战斗中,双方各有伤亡。我“江抗”副总指挥(6团副团长)吴焜牺牲,政治处主任刘飞受伤。为顾全抗日大局避免更大摩擦,我军将“江抗”主力,于1939年10月西撤澄(江阴)西,再去扬中整训,然后渡江向苏中地区发展。 阳澄湖太平桥地区,原由地方武装胡肇汉部所盘踞。胡原籍湖南,他是国民党青浦警察局的一名警察,“八·一三”淞沪抗战后他收罗了国民党军溃退中的散兵游勇,拉起队伍,自称“司令”,盘踞在阳澄湖地区。“江抗”东进时,该部为我收编。在江抗主力西撤途中,胡即装病离队,带了几名警卫,溜回阳澄湖地区,重新纠集队伍,暗中投靠国民党忠义救国军,同时勾结日伪实行反共。日寇也与他配合,下乡到太平桥扫荡。 鉴于这样的形势,1939年10月,我江南特委机敏地决定:将在阳澄湖地方的民运工作干部、《江南》半月刊社以及后方医院等单位,全部撤离阳澄湖地区,转移至常熟昆承湖畔的横泾镇(今沙家浜)东塘市以及常熟东乡董浜、徐市一带。这些都是我党领导的“民抗”(常熟人民抗日自卫队)活动地区。我党领导的“民抗”继承红军的优良传统,深受群众爱戴。司令任天石,他是常熟塘桥世代的中医,当地群众亲昵地称他为“老天”,称“民抗”为“老天的部队”。 我们特委机关常在横泾、东塘市一带,有时亦会转移去董浜、徐市地区。特委的工作人员,依然分散在农村居住。我们的穿戴都与当地农民一样,平时由交通相互联系,只有党的组织生活,开小组会时,才聚在一起。我们的伙食按当时的伙食标准,轮流搭伙在农民家里,可说是与农民“同吃、同住”了。 那时江南农村,疟疾相当流行。我在太平桥时,睡无蚊帐,已

文档评论(0)

wangyueyue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