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的导的学案祝福打印中
课 题:《祝福》 学习笔记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识记:作者、作品等相关文学常识。
2、理解小说三要素及小说情节结构,归纳情节类题型的解题思路。【学习重点】
3、理解本文倒叙手法的作用。【学习重点】
【使用说明】
1.1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导学案. 2.20分钟讨论、交流、质疑,老师点拔.
3.10分钟当堂训练. 4.5分钟巩固、记诵、小结.
【预习热身】
1、作者简介
鲁迅(1881—1936),中国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人。《呐喊》收录了他自1918至1922年间所写的《故乡》《社戏》《孔乙己》《药》《阿Q正传》等14篇作品,此时的作品保留着“五四”前后奋起呼喊的时代特色;《彷徨》是他的第二部小说集,收录了写自1924年至1925年的《祝福》《在酒楼上》《伤逝》《离婚》等11篇小说,这些作品反映了鲁迅在20年代中期的思想苦闷,表现了他不断探索真理、寻找出路的可贵精神。他在《彷徨》书扉页上引用《离骚》诗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后来在《题〈彷徨〉》一诗中说:“寂寞新文苑,平安旧战场,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记叙的顺序:记叙的顺序一般可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还有补叙、分叙)。顺叙:按照事件发展的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叙述故事的一种方法,它是最基本、最常用的叙述方法。倒叙:不按时间先后顺序,而是把某些发生在后的情节或结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顺序叙述下去的一种方法。它可以造成悬念,增强艺术效果。插叙:在叙述主要事件的过程中,插入另一与之有关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来的事件写,这种写法叫插叙。它可以帮助情节的展开,丰富作品的内容。
1、文学常识: 《祝福》选自《》,作者是,他的另两部小说集是《 》和《 》,散文集是《 》,散文诗集是《 》,还有杂文集17本。
.小说三要素是、、 。小说的情节包括 、 、、四部分。
.文中“四书”指《 》、《 》、《 》,“五经”指《 》、《 》、《 》、《 》五部经典著作。请列出小说情节结构。
情节
内容
时间
?
?
序幕
??
结局
??
开端
??
发展
??
高潮
??
尾声
??
2.本文什么地方给你感受最深?说一点理由。
3、小说为什么以祝福为题,而不以祥林嫂为题?
,要听她这段悲惨的故事。
A.发自善良本意的同情。
B.把咀嚼别人的痛苦当成开心的事。
C.同情是主要的,好奇心是次要的。
D.好奇心是主要的,同情是有限度的。
第二课时分析祥林嫂的人物形象;[学习重点]
掌握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学习重点]
1.10分钟课前独立完成导学案. 2.20分钟讨论、交流、质疑,老师点拔.
3.10分钟当堂训练. 4.5分钟巩固、记诵、小结.
[学习过程]
一、研习文本
1. 细读并画出小说中的环境描写,思考它有哪些作用?试分条论述(至少3条)
2.研究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发生的时间:以“春天”为突破口,以“一个没有春天的女人”为话题分析课文:
(1)写出祥林嫂几次不幸遭遇的时间、遭遇事件及所处文中位置
(2)文中春天是指什么?为什么说祥林嫂没有“春天”?
(3)谁剥夺了祥林嫂的春天?
二、合作讨论,形象分析:
1.找出描写鲁四老爷的语句,分析其形象特征?
2.柳妈是一个怎样的人,她与祥林嫂的死有何关系?
3.“我”是一个怎样的形象?“我”在作品中有什么作用?
4.分析祥林嫂形象:
(1)分析祥林嫂两次到鲁镇的肖像描写,第二次有什么变化?从中反映了什么问题?
(2)分析临死前的肖像描写及其作用:
【】
那是下午,我到镇的东头访过一个朋友,走出来,就在河边遇见她;而且见她瞪着的眼睛的视线,就知道明明是向我走来的。我这回在鲁镇所见的人们中,改变之大,可以说无过于她的了:五年前的花白的头发,即今已经全白,全不像四十上下的人;脸上瘦削不堪,黄中带黑,而且消尽了先前悲哀的神色,仿佛是木刻似的;只有那眼珠间或一轮,还可以表示她是一个活物。她一手提着竹篮。内中一个破碗,空的;一手拄着一支比她更长的竹竿,下端开了裂:她分明已经纯乎是一个乞丐了。
我就站住,豫备她来讨钱。
“你回来了?”她先这样问。
“是的。”
“这正好。你是识字的,又是出门人,见识得多。我正要问你一件事——”她那没有精采的眼睛忽然发光了。
我万料不到她却说出这样的话来,诧异的站着。
“就是——”她走近两步,放低了声音,极秘密似的切切的说,“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
我很悚然,一见她的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