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 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37张PPT).ppt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 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37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高二生物必修三教学课件 第5章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共37张PPT)

课题: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 1.在制作生态缸时,除了参考教材中的方法步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1)生态缸可制作成封闭型,也可制作成开放型(即不加盖)。前者对生态系统的基本成分及其比例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2)生态缸中放置的生物必须具有较强的生活力,放置生物的数量要合适。 (3)为了使生态缸内的沙地保持干燥,可在沙土下铺垫一张塑料布,以防止缸中水(气)渗透上来。 (4)生态缸制作完毕后,应该贴上标签,在上面写上制作者的姓名与制作日期。 2. 观察生态缸的稳定性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设计一份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 (2)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 (3)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 (4)依据观察记录,对不同生态缸进行比较、分析,说明生态缸中生态系统稳定性差异的原因。 练习 基础题 1.(1)√;(2)×;(3)√。 2.自我调节能力最强的两个生态系统是(1、8); 人的作用突出的生态系统有(6、7、9、11); 陆地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较强的是(1、2),较弱的是(3、5、6、7、11); 水域生态系统在遭到较严重的破坏后,恢复较快的是(4、9),恢复较慢的是(8)。 拓展题 提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复杂,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反之,生物种类越少,食物链越简单,则调节平衡的能力越弱。例如在马尾松纯林中,松毛虫常常会产生爆发性的危害;如果是针阔混交林,单一的有害种群不可能大发生,因为多种树混交,害虫的天敌种类和数量随之增加,进而限制了该种害虫的扩展和蔓延。 * *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第5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生物圈2号 生物圈2号 生物圈2号 1991年,8个人被送进“生物圈二号”,本来预期他们与世隔绝两年,可以靠吃自己生产的粮食,呼吸植物释放的氧气,饮用生态系统自然净化的水生存。但18个月之后,“生物圈二号”系统严重失去平衡:氧气浓度从21%降至14%,不足以维持研究者的生命,输入氧气加以补救也无济于事;原有的25种小动物,19种灭绝;为植物传播花粉的昆虫全部死亡,植物也无法繁殖。事后的研究发现:细菌在分解土壤中大量有机质的过程中,耗费了大量的氧气;而细菌所释放出的二氧化碳经过化学作用,被“生物圈二号”的混凝土墙所吸收,又打破了循环。 生物圈2号的启示 自然界不同于人工控制系统,大而全的设计导致了顾此失彼。生物圈二号内的土壤均来自一个地方,不像地球那样不同地带有不同的土壤类型。模拟的各类生态系统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大小比例不合理。地球上生态系统内的生物间关系很复杂,目前人类还未全面了解生物间的协调性。它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我们人类目前对地球的了解还是远远不够的,目前最好的办法还是保护和利用好地球,进行环境保护和生态恢复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概念 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稳定(stabilityofecosystem)。 生态系统之所以能维持相对稳定,是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self-regulating)能力。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会不会遭到破坏?   草原上适量放养牲畜,草原会被破坏吗?   适度捕捉生态系统中的动物,会不会导致种群严重减小,甚至灭绝呢?   为什么这些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仍能保持相对稳定呢? 负反馈调节 害虫增加 鸟数目增加 鸟食物增加 鸟少食吃害虫 害虫减少 鸟饥饿死亡 鸟数目减少 鸟多吃害虫   由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才能维持相对稳定。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来自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两个方面。 概念: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 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核心)是什么?“抵抗干扰、保持原状” 原因: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一)抵抗力稳定性 苔原地带没有乔木,其他植物长得也很矮小。在苔原的沼泽地区,长满了各种苔类, 其中地衣是极地苔原最典型的植物。苔原生态系统的消费者主要有驯鹿、麝牛、北极兔、旅鼠、北极狐和狼等,还有一些鸟类。那里几乎没有爬行动物和两栖动物,昆虫的种类也很少。 北极苔原生态系统 北极苔原地衣、苔藓等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Ⅰ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Ⅱ 生态系统成分越多 营养结构越复杂 自动调节能力越大 抵抗力稳定性越高 物种丰富的热带雨林 概念:生态系统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   坏后恢复原状的能力。 核心:“遭到破坏,恢复原状”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就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等方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