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海洋生物学专业论文.pdf
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重金属含量、形态分布及其潜在 生态风险评价摘要潮间带是一类典型的环境脆弱带和敏感带,其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极易遭受人类活 动的破坏。自 20 世纪 90 年代成立东海岛开发试验区以来,东海岛近岸海域的开发力度 不断增大,特别是潮间带资源的开发、滨海旅游业的兴起等人类活动已使东海岛海岸带 空间资源、滩涂资源、生物资源等生态环境要素遭受了较大的破坏。本文以东海岛潮间 带为研究对象,于 2011 年 7 月到 2012 年 4 月对东海岛潮间带的沉积环境特征进行调查 和分析,获得了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含量和赋存形态以及同步提取重金属的时空变化规 律,并通过不同的方法对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污染来源、污染水平、生 物毒性和存在的潜在生态危害进行了综合评价,以期为海洋管理部门对东海岛的产业合 理布局、可持续开发与利用及其生态保护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本研究的主要成果如下:(1)东海岛潮间带的底质类型主要有 3 种,分别为泥质、泥沙质、沙质,其中湛江湾区和雷州湾区为泥沙质,粒径在 30 μm~230 μm,龙海天区为沙质,粒径在 170 μm~190 μm,通明海区为泥质,粒径在 8 μm~10 μm。沿岸除通明海、雷州湾潮间带区域分 布有零星的红树林外,其余部分均为光滩。(2)东海岛表层沉积物的 pH 在 6.57~8.76 之间,年均为 7.63,表层沉积环境整体 处于中性-弱碱性环境中。表层沉积物中总有机碳整体含量低,年均为 0.50%,呈现低 有机碳的沉积环境,可挥发性硫化物的年均含量为 64.2×10-6,总有机碳和硫化物含量均 在国家一类海洋沉积物质量标准限值(TOC ≤ 2%,硫化物 ≤ 300 mg/kg)以内。表层沉 积物的 Fe3+/Fe2+ 比值年均为 2.39,Eh 值年均为 40.9 mV,表明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 环境在退潮后大部分时间处于弱氧化性状态。表层沉积环境中环境因子(温度、pH、 TOC、AVS、Eh、Fe3+/Fe2+ 比值)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地域差异和季节差异。(3)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周年平均含量顺序为 Zn Cr Pb Cu Cd,其中 Cu 的年均值为 7.54 μg/g,Zn 为 35.73 μg/g,Cd 为 0.06 μg/g,Pb 为 23.25 μg/g、 Cr 为 26.72 μg/g;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 5 种重金属含量从东海岛西北部两侧(湛 江湾区和通明海区)往东部(龙海天区)降低的趋势。东海岛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元素 含量在不同季节亦存在显著的差异( p 0.05),表现为夏季各重金属含量高,秋或春季各 重金属的含量低。(4)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同步浸提 5 种重金属 SEM5(Cu、Zn、Cd、Pb、Cr) 的含量:冬季在 0.200 μmol/g~0.964 μmol/g,平均为 0.491 μmol/g;春季在 0.397 μmol/g~5.246 μmol/g,平均为 1.776 μmol/g;春季 SEM5 含量是冬季的 3.62 倍。(5)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 Cu、Zn、Cd、Pb、Cr 均以残渣态为主,水溶态最低。在总可利用态(总量中除去残渣态的部分)中,Cu、Pb 均以 Fe-Mn 氧化物结合 态为主,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次之;Zn 以 Fe-Mn 氧化物 结合态和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为主,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次之;Cr 则以有机物及 硫化物结合态和 Fe-Mn 氧化物结合态为主,可交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次之;Cd 以可交 换态及碳酸盐结合态为主,Fe-Mn 氧化物结合态和有机物及硫化物结合态次之。东海岛 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潜在迁移能力顺序为 Cu Zn Cd Pb Cr。(6)东海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 5 种重金属总可利用态含量顺序为 Zn(4.647 μg/g) Pb(1.899 μg/g) Cr(1.141 μg/g) Cu(1.087 μg/g) Cd(0.006 μg/g)。东海 岛潮间带表层沉积物中总可利用态重金属的含量从东海岛西北部两侧(湛江湾区和通明 海区)往东部(龙海天区)逐渐降低。随着夏、秋、冬、春季节的变化 Cu、Zn 有向更 不稳定状态迁移的趋势,Cd、Pb 既有向不稳定状态迁移的趋势又有再向稳定状态转化 的趋势,Cr 的迁移转化趋势不明显。(7)以不同的方法(单因子污染评价法、Hakanson 潜在生态风险性指数法、沉积 物质量基准法、AVS-SEM 差值法、次生相与原生相比值法、次生相富集系数法)对东 海带潮间带表层沉积物在不同体系获得的实验结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东海岛潮间带 表层沉积物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非常小,其中东海岛位于湛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电化学还原法生产金属钛的阴极制备及反应研究-化学工艺专业论文.pdf.docx
- 电化学法制备cuo和zno一维材料及第一性原理研究-物理化学专业论文.pdf.docx
- 电化学还原提取金属钛的阴极制备及行为研究-冶金物理化学专业论文.pdf.docx
- 电火花法制备高纯超细氧化铝粉末-材料学专业论文.pdf.docx
- 电机节能控制技术设计与实现-软件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电化学沉积法制备zno薄膜的分析-电子信息材料与元器件专业论文.pdf.docx
- 电机拖动基础虚拟实验教学系统的研发-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电解偏硼酸钠合成硼氢化钠的研究-应用化学专业论文.pdf.docx
- 电解液对超级电容器电化学性能影响的分析-材料学专业论文.pdf.docx
- 电解质溶液活度系数模型的研究-化学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东北地区中新元古代地层划分和对比-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论文.pdf.docx
- 东方聚龙湾居住小区景观设计-风景园林专业论文.pdf.docx
- 东海沉积物中氮循环关键过程-海洋生物地球化学专业论文.pdf.docx
- 蝶阀的优化设计和流场研究-机械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东海陆架泥质区底栖有孔虫记录及其环境意义-古生物学与地层学专业论文.pdf.docx
- 东峰矿浅部采空区火区探测及治理技术研究-安全技术及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东海冷涡对东亚季风和黑潮气侯跃变响应的数值模拟研究-环境科学专业论文.pdf.docx
- 东昌湖沉积物有机质对磷吸附解吸行为的影响研究-环境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东海内陆架南部表层沉积特征及物源分析-地质工程专业论文.pdf.docx
- 东坡煤矿矿井地质构造定量评价及预测-矿产普查与勘探专业论文.pdf.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