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陶瓷热工过程及设备.ppt

  1. 1、本文档共6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陶瓷热工过程及设备 授课:闵国强 绪 论 一.烧成在陶瓷生产中作用和地位 二.烧成设备 ——各种窑炉 三.窑炉的发展历程 1.古代陶瓷窑炉(1850年前) ※距今5000年前(竖穴窑和横穴窑)1200℃ 氧化焰 → ※距今2500年前 战国时代 南方(龙窑)北方(馒头窑) 1300 ℃可控制气氛 → ※距今1000年前 宋代采用煤作燃料 → ※距今约600年前 明代阶级窑 可烧细瓷 → ※距今约400年 明末清初景德镇窑 采用了空气隔热保温, 16~18米的烟囱 2.近代陶瓷窑炉(1850~1950年) ※ 1919年,我国出现倒焰窑,窑温更加均匀; ※ 1898年,法国人福基罗创建了机械化的隧道窑; ※ 1958年,山东博山瓷厂建成我国第一条煤烧 日用陶瓷隧道窑60M 3.现代陶瓷窑炉(1950年至今) 代表性的窑型有:棱式窑 现代隧道窑 辊道窑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促进了陶瓷窑炉技术的发展: ① 能源技术的进步,净化发生炉煤气、天然气和液化石油汽; ② 耐火材料工业的进步,纤维制品,高级合成原料轻质砖,高档窑具等; ③烧成技术的进步,高速烧嘴,明焰烧成技术。 三.窑炉中需要解决的中心问题 1.窑温更加均匀 ; 2.操作更简便 ; 3.传热更合理,节能降耗 ; 4.更加环保 。 四.学习本课程要注意的问题 第一章 窑炉中的气体力学 第一节 气体力学的基本概念 一.气体的属性 ㈠密度与比体积 1.气体的密度 表达式 气体的标准状态:0℃和101325Pa 气体某一工作状态与标准状态下密度的换算 混合气体的密度 … 2.比体积 ㈡压 强 单位面积上气体的法向压力称为压强。 ⑴ 绝对压强P :以绝对真空为起点所测得的压强; ⑵ 环境大气压强 :以绝对真空为起点所测得的环境大气压强; ⑶ 相对压强(表压) :以周围环境大气压为起点所测得的压强。 三者之间的关系为: =P- ※当 <0时,为负压; ※当 >0时,为正压; ※当 = 0时,为零压。 ㈢压缩性和膨胀性 1.压缩性 T不变,气体的压强增大,体积缩小,密度增大; ※通常把压强变化不大,温度变化不大的气体叫不可压缩气体 。 ※不可压缩气体的密度为常数。 2.气体的膨胀性 P不变,气体的温度升高,体积增大,密度减小。 3.气体工作时的参数与标准状态时的参数的换算 P=常数时: ㈣空气的浮力 热烟气在没有外界机械能的加入的情况下,将会在浮升力的作用下向上流动,因此,窑炉外的空气对炉内热气体流动的影响应预以考虑 。 ㈤气体的粘性 气体内部质点或相邻的两层间因相对运动而产生内磨擦力以反抗相对运动的性质叫粘性。 产生粘性的原因: 1。分子的紊乱运动 2.分子间的吸引力 实验证明:内磨擦力 式中 — 称为动力粘度。 单位:Pa·S 工程上常采用运动粘度: 动力粘度与温度的关系: 二.气体的流动 ㈠流量与流速 ※体积流量 :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气体体积称为气体的流量; ※质量流量 :气体在管道内流动时,单位时间内流经管道任意截面的气体质量称为气体的流量。 ※流速和平均流速的区别 ; ※体积流量与质量流量的关系: ㈡稳定流动与不稳定流动 稳定流动:任意截面上的气体流动状况 不随时间而改变。 不稳定流动:则相反。 ㈢层流与湍流 1.概念: 层流:气体在流动时层次分明,互不干扰,垂直于流动方向上的分速度为零,其质点运动轨迹互不相交。 湍流:气体紊乱流动,气体质点有轴向和横向运动,互相撞击,产生湍动和旋涡。 2.判定气体在管道内流动状态的方法 <2000为层流; 雷诺准数 ≥4000为湍流

文档评论(0)

xingyuxiaxia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