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9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兰溪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
兰溪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
兰溪市人民政府
2008年4月
兰溪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组 长:宋志恒(兰溪市政府)
副组长:祝维伟(兰溪市政府)
朱 红(兰溪市政府)
戴相英(兰溪市政府)
成 员:吴乐华(兰溪市委办公室)
徐亚平(兰溪市政府办公室)
金 辉(兰溪市政府办公室)
马应堂(兰溪市委宣传部)
姜玉芳(兰溪市发改局)
陈玉祥(兰溪市财政局)
施廷涌(兰溪市环保局)
马叔东(兰溪市经贸局)
陈建伟(兰溪市国土局)
许金茂(兰溪市建设局)
唐正银(兰溪市农办)
徐志良(兰溪市农业局)
冯汉生(兰溪市林业局)
邵茂良(兰溪市水务局)
姚 威(兰溪市交通局)
冯 俊(兰溪市民政局)
邓素牛(兰溪市科技局)
王柏中(兰溪市教体局)
张志其(兰溪市文化局)
童洪基(兰溪市卫生局)
程 明(兰溪市质监局)
赵景琦(兰溪市旅游局)
盛文星(兰溪市统计局)
章兴土(兰溪市计生局)
王建东(兰溪市创建办)
严建成(兰溪市团委)
张 靓(兰溪市妇联)
办公室主任:施廷涌(兰溪市环保局)
副主任:郑柏琳(兰溪市发改局)
金建华(兰溪市环保局)
《兰溪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编制
责 任 表
编制单位: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
兰溪市环境保护局
项目负责人:刘 健(高级工程师)
参 加 人员:徐鹏炜(高级工程师)
陈 远(工程师)
郑柏琳
金建华
陈毅强
徐金玲
徐 力
审 核:谭湘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施廷涌(局长)
第一部分 兰溪市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文本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规划性质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通过明确各类功能小区的生态环境保护目标、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和开发活动的环保准入条件等,实现对有限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目标。
第二条 规划目的
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以生态环境承载力空间分布为基础,通过设置建设开发活动的环境准入门槛,控制和改善社会经济活动的环境行为,达到以环境优化经济增长和生产力布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的目的。
第三条 规划目标
根据兰溪市社会经济发展特征、生态环境要素特征、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异规律,将全市划分为不同生态环境功能区,设置区域开发和产业发展的环保准入门槛,明确各功能区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产业的调整方向以及区域环境管理的重点,为促进全市资源合理利用和经济、城镇发展战略合理布局,环境管理部门实施建设项目环境审批提供科学依据。
第四条 规划期限
基 准 年:2005年;
规划年限:2006 ~ 2020年;
近 期:2006 ~ 2010年;
中 远 期:2011 ~ 2020年。
第五条 规划范围
兰溪市整个行政区域,面积1310平方公里。
第六条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与标准;
(2)《全国生态保护纲要兰溪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加强重要生态功能区的保护,加快对受破坏地区的治理和恢复。城镇建设和产业发展要符合生态环境保护的总体要求,确保“治旧控新”目标的实现和环境质量的改善。
坚持科学发展观,以人和自然和谐为主线,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着眼于域未来的可持续发展,遵循自然客观规律和经济发展规律,坚持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同步。
从域实际出发,根据其资源与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科学合理规划,提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总量控制目标和产业环保准入条件。
县级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是国家级、省级规划的细化与落实,应突出可操作、易实践的特点,满足环境管理方式转变需要,为制定差别化的分区管理政策提供依据。同时,区域发展的内部区位结构今后一个时期仍将变迁,功能区划要分析这种变迁趋势,体现前瞻性。
与其它规划相协调、衔接的原则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在注重与上一级规划相协调的同时,做好与其它相关规划尤其是建设规划的衔接工作,确保规划的顺利实施。第二章 生态环境功能分区
第十条 生态环境敏感性综合评价
水环境污染、地质灾害、酸雨敏感性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环境污染敏感性权重赋权水环境污染0.,酸雨0.2,地质灾害0.2综合评价生态环境敏感性极敏感主要分布在主要在中度敏感主要轻度敏感主要为一般地区主要%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评价综合考虑影响,并计算综合性指数%、75.05%、5.56%和7.59%。
从禁止准入区、限制准入区、重点准入区和优化准入区四类生态环境功能区的空间分布特征来看:
禁止准入区有11个区块,以零散分布为主,主要以饮用水源保护区和自然保护区(包括部分自然保护小区)等重要保护区域,依据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划实现强制性保护。
限制准入区由大面积成片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