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语文版七年级诗词五首——饮酒
诗词五首 ——饮酒 陶渊明 (365—427),名潜,字元亮,死谥靖节,浔阳柴桑(今江西省九江市)人。他出身于没落士族,少有大志,抱有大济苍生的理想。陶渊明当过十多年的地方小官,每逢上级来地方巡视的时候,他都必须前去迎接,曲尽礼节,久而,他很厌烦这种情形,有一次他终于说:“吾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结果他就归隐山林,并写下很多诗来表达这种生活,所以后人称他为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对唐朝王维,孟浩然等人,影响深远,直到六十四岁在贫病交迫中去世。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写诗人虽居闹市,而内心宁静脱俗,设置悬念)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问话朴实,回答深刻,表达了诗人,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境界)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采菊而见山,闲适而随意境于意合,人与山和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观山赏鸟,进一步写出使人隐居后的欣慰之情)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全诗的总结,是点睛之笔,反映出诗人妙契,物我两谐的生命感悟) 1、这篇古诗分别从哪两方面,来描写自己隐居后的生活与环境,与其相关的诗句是? 答:这篇古诗分别从“田园生活”和“田园景色”来描写自己隐居后的生活与环境,与其相关的诗句是? “田园生活”: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田园景色”: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2、这首诗的诗眼是哪两个字? 答:“心远”是这首诗的诗眼“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是显示物我合一的“心远”,最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是启示人们去体会“心远”。 3、“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悠然”写出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如果把“见”改成“望”好不好?为什么? “悠然”写出了作者那种恬淡、闲适、对生活无所求的心情。改成“望”不好,“见”表现出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在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映入眼帘。 1、这篇古诗中富有哲理的句子是? 答: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2、这篇古诗中的名句是? 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3、文章的中心思想? 答:这首古诗通过对田园生活中自然景色的悠闲欣赏和对官场腐败的厌倦,同时,又表现了作者决心归隐自洁的超凡脱俗的人生追求。 文章脉络梳理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田园生活 超凡脱俗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田园景色 意趣无限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H.Y=—— (诗词赏析) (全文思考) (语句理解)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