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学总结 考试.doc

  1. 1、本文档共1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验心理学总结 考试

第一章 绪 论 一、实验心理学的含义 1、广义的实验心理学 指应用实验的方法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 1862年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论文集导言中最先提出。 冯特提出的实验心理学是他创建的新心理学(new phychology)的代名词,是科学的心理学,与以前的心理学相区别。 2、狭义的实验心理学 “心理实验学”:指在实验控制下对心理现象和行为进行研究的心理学。 实验者人为地控制和创造一些条件,观察、记录、测定此心理现象的变化,从而确定条件与心理现象的关系。 二、实验心理学的发展简史 第一阶段(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预备阶段 缪勒的神经特殊能量说;赫尔姆霍兹的视听觉理论;韦伯的韦伯定律;费希纳的感觉实验测量。 第二阶段(19世纪60年代至今) 创立、传播、发展阶段 冯特首建心理实验室; 艾滨浩斯的记忆实验研究 三、心理实验的特点 1、主动性 2、验证性和可重复性 3、精确性 4、可操作性 四、心理实验中的变量 (一)定义 变量是使实验运转的嵌齿和齿轮。好实验与差实验的区别就在于,变量的有效选择和操纵。 ——坎特威茨(Kantowiz.B.H) 变量(variable):也称变项,它是在数量上或质量上可变的事物的属性。如:身高、光的强度、呈现时间、性别等 (二)分类 1、一般来分 (1)自变量(Independent Variable ) (2)因变量(Dependent Variable) (3)控制变量 (额外变量)(Controude variable)(Extraneous variable) 自变量:实验中由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者产生影响的变量。 因变量:由操纵自变量而引起的被试者的某一现象的变化或结果的变化。 相关变量: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 2、根据变量的性质分 (1)定量的变量 (2)定性的变量 量的变量:光的强度、时间的长短、智力分数的大小。 质的变量:性别男女之分、宗教信仰等。 3、根据变量的来源分 (1)任务变量即刺激变量 (2)环境变量 (3)被试变量 4、根据变量是否操纵分 (1)操纵的变量:在实验中实验者所操纵的对被试的反应可能产生影响的变量。如刺激强度、疲劳程度等。 (2)被试变量:在实验中不直接操纵,由被试的特性所构成的变量。他们只能基于被试固有的特性来选择,如年龄、性别、智力水平等。 五、心理实验的程序 (一)课题的确定。 (二)查阅文献和文献综述。 (三)被试的选择。 (四)实验因素的控制。 (五)实验资料的收集、分析和综合。 (六)撰写实验报告。 六、心理实验的类型 1、因素型实验(factorial type expriment) 探明所研究的心理现象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即与哪些因素有关。 例:反应时的影响因素:感觉通道(光180mm,声、触140mm)、刺激强度、被试准备时间、指导语、环境的安静与否。 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认知加工机制(行为抑制、执行控制),脑神经机制(顶叶损伤、前额叶损伤),父母教养方式,个性特征等。 2、函数型实验(functional type expriment) 研究各种条件(原因)是如何影响心理现象,亦即研究条件和心理现象之间的函数关系。 例: 教学方法与学习成绩的函数关系。 思考:如何理解因素型实验和函数型实验的差别? 因素型实验——由果溯因;静态;初步探讨 函数型实验——由因推果;动态;系统考察 前者可视为后者的预备实验。 七、心理学研究的职业道德 2002 美国心理学会 《心理学家的道德原则和行为准则 (一)以人为被试的研究 知情同意与欺骗; ?退出研究的自由; ?消除有害后果; ?保密。 (二)以动物为被试研究 反对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 ?支持以动物作为研究对象的观点; ?研究中使用动物的指导原则。 (三)药物研究的准则 美国心理学会(APA)关于心理学研究中使用药物的指导原则 总则:心理学家或心理学专业学生在进行药物研究时,应具备关于药品作用的足够知识和经验,或者在一位合格研究者的监督下进行。 (四)心理工作者的伦理原则 1、如实反映研究过程和结果 2、不能剽窃 3、不能部分或重复发表 4、著作权与署名 阅读: 【美】 约翰?肖内西 张明译 心理学研究方法 人民邮电出版社 2010 第三章 心理学研究中的伦理问题 第二章 实验研究的选题及文献检索 第一节 选题 问题的来源 1、理论需要 2、实际需要 3、日常观察 4、文献分析 选题的原则 1、价值性 2、可行性 3、创新性 研究课题的具体化 (一)提出研究目的 研究目的是研究的基本意图,是研究内容的焦点,也是研究行动的指南。 提出研究目的是课题研究具体化的步骤之一 (二)选择、提炼研究主

文档评论(0)

zyg_293010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