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阿拉腾敖包镇志.doc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阿拉腾敖包镇志 阿拉腾敖包镇于2006年3月由原阿拉腾敖包苏木和塔木素格布拉格镇合并建成,(塔木素格布拉格镇于1999年7月由原笋布日苏木和树贵苏木合并并与2001年3月建镇)。阿拉腾敖包镇位于阿拉善右旗东北部。镇驻地距旗人民政府所在地额肯呼都格镇东北280公里。北界蒙古国,边境线长45.25公里,是我旗唯一的边境镇。东连阿左旗乌力吉苏木和巴音诺尔公苏木,西邻额济纳旗及阿右旗满德拉苏木,西南、正南、东南接满德拉苏木和阿左旗浩斯布日都、巴音诺尔公等苏木镇。地理坐标东经101°45′——104°38′,北纬39°49′——42°01′之间。总面积28654平方公里。南北长约283公里,东西宽约276公里。 地形特征:总势北高南低,大体分为戈壁、沙漠、山地、丘陵四种类型。西北部为巴丹吉林沙漠的一部分,南部为腾格里沙漠西缘,平均海拔1550 米,属荒漠草原。气候特征:属典型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风大沙多,干燥少雨,年均降水量为 85 毫米。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年平均无霜期150天。 镇驻地查干努如,位于镇南部。全镇的党政机关、企事业等单位均设在这里,是全镇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交通运输的中心。 阿拉腾敖包镇解放前后属阿拉善旗雅布赖巴嘎、巴音诺尔公巴嘎、巴伦沙尔扎巴嘎、树贵巴嘎所辖。1954年将一部分划归阿拉善旗第五苏木,另一部分划归阿拉善旗第四苏木所辖。1958年公社化时属阿拉善旗巴音诺尔公公社、塔木素格部拉格公社和乌力吉笋布日公社所辖。1964年由阿拉善右旗巴音诺日公公社的则勒博日格、巴音套海、查干努如大队和孟根布拉格公社的巴音塔拉大队及笋布日公社的滚达来大队单独划出,在名为额日格特布格地成立了阿拉腾敖包人民公社。1969年冬该公社划归阿拉善左旗管辖;1972年公社机关迁居查干努如嘎查。1979年重归阿拉善右旗管辖至今。阿拉腾敖包系蒙古语,阿拉腾:金,敖包:照子。镇境内有金矿,民间开采时矿内立有土照壁(金照子)。建社时以此意取名,沿用至今。1984年改建为苏木,2006年3月建镇。现辖13个嘎查、1个社区,总人口3007人,其中牧业户675户2471人,少数民族占全镇人口的78%。镇驻地现有农牧业服务中心、文化服务中心、卫生院、国土资源所共4个二级单位和公益林管理站、信用合作社、移动网通、笋布尔边防派出所等上级驻派单位。镇驻地常住人口900人。另外,镇区内有塔木素工作站、塔木素边防派出所、林业公安派出所、塔木素卫生工作站、公益林管理站等5个派驻单位。2003年,在镇区以东约1.5公里处,新建新世纪移民迁入区,建有移民住宅125套、舍饲标准化棚圈125处、青贮窖125座,机井16眼。农作物种植面积2338亩,主要种植籽瓜、油葵等经济作物和青贮玉米、中药材等。 全镇天然梭梭林面积300万亩,占全旗梭梭林总面积的92%,现已围封230万亩。全镇579万亩棉刺等被确定为国家公益林保护区。矿产资源种类较多,已经探明的有萤石、金、铜、铁、镍、锰、铀、石膏、硅石、盐硝、玛瑙奇石等。现已引进外地企业,开采、选矿、加工盐硝、萤石、硅石等优势资源。 从六十年代开始,阿敖镇以畜牧业为基础产业,农牧民增收主要依赖增加牲畜数量来实现。根据牧区特点,采取保护草原,建立饲草料基地,改良品种,防止畜疫,修棚搭圈,打草贮草等一系列增畜、保畜措施,使畜牧业生产稳步向前发展。从1983年开始,牧区全面实行草畜双承包生产责任制,调整了牧业生产结构与布局,调动了广大牧民群众的积极性,使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畜牧业生产迈进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连遭多年特大旱灾的情况下,畜牧业生产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发挥了一个时期的支柱作用,为牧区经济发展,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的积极贡献。 但因连续的自然灾旱和人为行为,特别是超载放牧,不仅加剧了草原生态环境的退化,而且严重影响了农牧民增收,大部分牧民的生活长期徘徊在温饱线上下,甚至出现了返贫现象。面对草畜矛盾突出、生态环境退化沙化,牧民增收缓慢的现实情况,阿右旗委、政府将阿敖镇整体纳入退牧还草项目和国家重点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金制度实施范围,为全镇生态治理和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在生态项目实施过程中,阿敖镇坚持大面积保护与小范围建设并举,以保护为主,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生态植被逐步恢复。在牧民安置途径上,一方面将老年牧民一次性通过政策补贴和个人交纳交足养老金后,纳入社会保险统筹管理;另一方面,加快牧民生产经营方式转变,加强农牧区种养业基础设施建设,将青壮年牧民引导发展生态畜牧业和沙产业;第三方面,加强与旗人事、就业部门联系,加大培训力度,将年轻牧民引导从事二、三产业。同时逐步建立完善转移转产牧民的医疗、就业等保障体系。按照这个思路,全镇累计完成禁牧草场2032.8万亩,草原畜牧业牲畜头数由2004年的11

文档评论(0)

peace030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