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电抽搐治疗的风险评估与控制 整理于黄雄《电抽搐原理与临床应用》2018/4/13ECT的死亡率 大量的统计报告表明,ECT的死亡率大概是每100,000次治疗,有4个死亡。与一个 小外科手术的死亡率相近或者和正常分娩的死亡率相近。我院 ECT约2/50,000(发生于传统ECT)。ECT没有绝对的临床禁忌症,但对每一个治疗的病例,必需要进行风险/受益评估。 评估内容疾病的严重程度、发病时间的长短及治疗方面。ECT治愈的可能性 。ECT治疗的临床风险度(躯体情况) 。选择治疗或放弃治疗的风险/受益比较。 高风险人群的ECT治疗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年龄问题 妊娠与产褥期 药物的使用 伴有躯体疾病的患者神经系统疾病 心血管病其它躯体疾病 神经系统疾病 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血管畸形 缺血性脑血管病 痴呆、多发硬化等 癫痫 帕金森病 NMS 颅内占位性病变 脑肿瘤其他占位性病变 脑肿瘤 Maltbie等(1980) 报道35例伴脑肿瘤的ECT治疗 。36%患者精神症状改善,74%患者神经系统的症状恶化,风险是效益的2倍。其中8例死于治疗后1个月内,4例死于治疗后1周内。 其他占位性病变硬膜下血肿Paulson(1967)报道了1例47岁患激越性抑郁的女性患者,在进行第1次的ECT治疗之后就立即失去了反应,并持续昏迷了2d。经脑血管造影发现该患者有一较大的硬膜下血肿,摘除之后即刻便恢复了记忆。Ahmadi(1990)采用ECT治疗了1例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老年重性抑郁症患者,却未造成任何神经病理学症状方面的恶化。同脑肿瘤一样增加ECT治疗时的危险性。 蛛网膜囊肿也能引起颅内压升高。Escalona等(1991)报道了1例男性抑郁症患者伴发无症状的颅内蛛网膜囊肿,经单侧ECT治疗后,患者无不良认知方面的损害,也未出现神经系统体征或症状,治疗前后的磁共振成像也无变化。建议 由于颅腔体积固定,ECT治疗时颅内血流量和血脑屏障渗透性增高,可增加颅内压,诱发脑疝出现,导致病人死亡,颅内占位性病变一般禁行ECT治疗,其使用必须在风险/利益衡量的基础上判断。 如果病灶体积不大,颅内压正常,ECT治疗的危险性就不大。要降低这类病人的风险,应考虑修改治疗方案,如采用强抗高血压药,类固醇,利尿剂与过度通气等,同时请神经科会诊。脑血管畸形 Husum等(1983)对l例42岁女性重性抑郁症患者施行了10次ECT治疗。该患者6个月前曾接受颅内动脉瘤切除,医生在对其进行ECT治疗时,使用了盐酸肼苯哒嗪和心得安。治疗时血压升高不显著,其中升高的最大值仅为10mmHg。同样,Drop等(1988)治疗了1例患多发性腺动脉瘤的抑郁症患者,用硝普钠控制ECT治疗时的高血压反应,尽管收缩压升高达340mmHg,仍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处理 既往有出血又未经治疗的或伴有出血倾向的血管性疾病患者可能是ECT治疗的危险因素,但目前还未见此类文章的报道。由于在ECT时,收缩压可升高至180-220mmhg,可引起脑血管破裂出血,故应慎用ECT,必要时应考虑采用短效抗高血压药。中风Goldberg(1957)对6例中风后4周至2年伴发严重抑郁状态的患者行ECT治疗。4例患者的抑郁症状得到了缓解,2例死亡。Murray等(1986)报道14例中风后抑郁患者接受ECT治疗,其中12例抑郁症状明显缓解,未出现新的神经系统体征或原有体征的恶化,而且其中的4例卒中不足1个月。建议 患有中风的病人可选用ECT ,稳定期患者引起脑梗塞或脑出血的几率较小 ,但对近期有过中风的病人就较大,一般建议:中风后三个月,病情稳定者行ECT比较安全。对于脑出血患者, 必须通过药物及时控制高血压以免引起出血 。但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不要用强效降压药以避免低血压,引起脑梗。而对于无临床症状的经MRI诊断的脑血管疾病不会对ECT治疗造成风险 ,基底神经节病变使用ECT容易诱发精神错乱。痴呆 Price(1989)研究了平均年龄为67岁,共113例痴呆患者伴发抑郁的ECT治疗资料,结果发现83%的病例有效。其中20%出现了短暂、可逆的认知或记忆方面的副反应,15%表现出认知或记忆的改善。皮层下痴呆(如亨延顿病或帕金森病)伴发的抑郁较皮层痴呆(阿尔采默病或匹克病)所伴发的抑郁更容易缓解,但认知功能改善不及皮层痴呆。建议ECT治疗痴呆患者一般都采用右单侧ECT治疗,运用短脉冲刺激电流。只有在6次治疗后症状仍无改善,或病情严重时才考虑使用双侧ECT治疗。l周2次的治疗可能比1周3次的治疗能更少发生认知功能障碍,并且疗效不差。 癫痫 ECT具有抗抽搐作用, 可以用来治疗伴或不伴有精神症状的癫痫患者。Sackein等(1983) 成功治疗了1例19岁长期患有难治性特发性发作伴全面性发作的患者。Viparelli(1992)用双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行测试题(有答案)(地市级).pdf VIP
- CISA考试练习习题库(2025年第1部分).pdf VIP
- 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策略分析.docx VIP
- T_CGSS 014—2020_老年人跌倒风险综合评估规范.pdf VIP
- 选区激光熔化技术下成形件表面质量及残余应力预测方法.pdf VIP
- 机电设备安装应急处理预案.docx VIP
- 2025入党积极分子发展对象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个人简历——【标准模板】.doc VIP
- [富士康 索尼设备校正]SI-F209 Operation Manual (中文版).pdf
- 小学语文作业设计的有效策略.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