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高考复习后期 复习策略 高三后期复习策略
1;2;关键词一:强调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5;;7;;① “试题以多种方式呈现,对考生多方位、多角度吸收、
整合化学信息的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
② “获取、整合、关联信息能力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基础。”
③ “信息的提取与整合是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2010P180)
④ “对化学信息的整合、关联是“变知为识,变识为智”的
基础”。
⑤ “整合、关联化学信息能力的考核是2013年高考化学科北京卷的创新点之一”。 ;10;信息呈现的多样性
;;提供信息的深刻性;知识关联;知识关联;16;(2)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化学问题的能力;两年学习能力考查情况;;20;学科素养体现之一:
《试题分析》P183 “化学思想和方法是对化学知识进行高度抽象和概括得出的反映化学学科规律和特点的哲学思想。化学思想和方法的建立是化学科学素养的重要标志”。
《试题分析》P179 “试卷融入教材资源和教材所蕴含的化学思想方法,诠释新课程用教材教与学的理念…… 是本试卷的一个亮点。”;22;23;(1)定量考什么?;2. 怎么考?;;【2010年全国I卷-12】一定条件下磷与干燥氯气反应,若0.25 g磷消耗掉314 mL氯气(标准状况),则产物中PCl3与PCl5的物质的量之比接近于( )
A、3﹕1 B、5﹕3 C、2﹕3 D、1﹕2;3. 怎么办?;《试题分析》P183;30;31;32;33;(3)化学实验与探究能力——《考试说明》
① 了解并初步实践化学实验研究的一般过程,掌握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② 在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过程中,运用科学的方法,初步了解化学变化规律,并对化学现象提出科学合理的解释。;;;五、化学实验基础;;;;理综最大的特点就是实验。实验的基础是学科知识,可以包括方方面面的具体知识,是不同板块知识的纽带,只有将知识点前后左右打通才能实现深度理解。“以实验的视角揭示化学反应的多样性、复杂性”
“以实验为平台,挖掘知识间的内在关联是命题的内动力。以实验作为平台是考查关联性、实用性、合理性的基础。” 而这几年实验的考查都是以课本实验为基础进行拓展命题的,所以,复习时以课本实验为载体进行学科知识、能力的关联,通过关联将知识深化、??体化是复习的原则之一。;关键词五:深入;43;44;学科能力
表达学科知识的能力
描述学科事实的能力
说明学科概念的能力
解释学科原理的能力 ;46;47;48;;;一、用什么教?-------------载体;52;53;54;55;56;57;近三年高考化学试题易中难比例;59;内容整合包括某一知识点在必修、选修不同模块中的学习内容的整合与习题的整合。
1、内容的整合:
——模块学习是将同一知识点打成几节在不同的模块中学习,是螺旋式上升,在复习时只有整合才能延伸知识链条,系统化知识点,才能实现对知识点本质的深入理解,才能在知识内容学习过程中完整渗透学科思想与方法,才能应对高考中的综合题。
;;62;在具体思路、方法指导下的知识梳理;;65;66;;反应现象;69;70;71;72;;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区别和联系(结合如下图示);2、习题的整合
——说实在的,好多试题的情景材料相同,考查的知识点重复,设问的角度一样,如果只是用大量的几乎重复的试题来训练学生,只能增加一些熟练程度,但不利于真正提升学生陌生问题、综合问题解决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将几个题整合成一个题,相同内容的设问去掉,留下不同角度的问题,这样可以争取出较充分的时间让同学们去思考,深入的思考,去反思,真正的反思,实现真正的学会。
;
;
;反馈练习2 :合成氨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对于密闭容器中的反应: N2(g)+3H2(g)
2NH3(g),673K,30MPa下n(NH3)和n(H2)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2、 典型例题分析——反思性讨论——概括提炼、点破重点、难点,将问题框架转化为分析问题的思维框架——教师示范——引导学生系统思考,实践、固化(完整表达、书写)
注意:
①、教师加强示范,不奢求“一步到位”,循序渐进
②、采用对比策略明确难点及核心
;为什么要这样?(目标及效果)
让学生明明白白的做题、训练
明白会考什么、明白自己不明白什么、
弄清相关知识、明白为什么做这些题
让学生概括、让学生反思
给学生知识支持、给学生“捅破窗户纸”、给学生提供有针对性的训练素材、给学生问题框架
;83; 案例1:电解质溶液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