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精炼:5古代诗歌阅读.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精炼:5古代诗歌阅读.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精炼:5古代诗歌阅读

【查漏补缺】2018年高考语文冲刺精炼(5) 古代诗歌阅读 第一卷 评卷人 得分 一、诗歌鉴赏 1、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临江仙 冯延巳 秣陵①江上多离别,雨晴芳草烟深。路遥人去马嘶沉。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 隔江何处吹横笛?沙头惊起双禽。徘徊一晌②几般心。天长烟远,凝恨独沾襟。 ?? [注]①秣陵:今南京,旧称金陵,后更名为秣陵。②一晌:很短的时间。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与赏析最恰当的两项是(?? )(?? ) A.冯延巳的词继承花间词的传统,以富艳精雕的意象来表达缠绵的情致,如以对雨晴芳草烟深天长烟远等局部细景的雕琢来烘托离人的缱绻情怀。 B.路遥人去马嘶沉写出了离人去远,人影不见,马嘶不闻,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表现空间距离之远、凝望时间之长,表达了分手后眷恋徘徊的情意。 C.沙头惊起双禽中惊不仅指水边的禽鸟被笛声惊飞,还指主人公被惊吓,埋怨吹笛人不解自己心中愁怨,把自己从与意中人相会的美梦中惊醒。 D.徘徊一晌几般心写出了主人公情感的复杂变化,他叹惋与意中人天各一方,哀怜自己孤独寞,更从一晌中悟到时光匆匆、生命无常的道理。 E.全词最后定格于凝恨独沾巾的主人公形象,离索之情、惜别之恨郁凝于心,无以宣泄,唯终日泪湿衣襟,词人在篇末简笔画像,留给读者无限遐思。 2.“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是柳永《风霖铃》的下阙。请比较“青帘斜挂,新柳万枝金”和“杨柳岸,晓风残月”的异同。 2、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列小题。 与梦得①沽酒闲饮且约后期 白居易 少时犹不忧生计,老后谁能惜酒钱。 共把十千沽一斗,相看七十欠三年。 闲征雅令穷经史,醉听清吟胜管弦。 更待菊黄家酝熟,共君一醉一陶然。 ?? 【注释】①梦得:刘禹锡。白居易的刘禹锡同龄,交情深厚,开成二年(837),两人同在洛阳,刘任太子宾客,白任太子少傅,都是闲职。 1.下列选项中对诗歌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首联以少时与老后相对。不忧生计使人想见诗人少不更事时的稚气与豪气。老后不惜酒钱是一脉相承的豪情,而无丝毫的世事艰难之感。 B.颔联写两人同沽美酒时真挚热烈的感情,共把十千暗示了两人共同的处境和心境,相看句写两位六七十岁的老人,坐定之后彼此端详的亲切动人场面。 C.颈联写闲饮的细节。两位老友行酒令、引经史、边饮酒边听音乐,不知不觉就喝多了。这一联也展现了两人高雅芳洁的情怀与满腹经纶的才学。 D.尾联虚写,诗人把眼前的聚会引向未来,把友情和诗意推向高峰,使时间延长了,主题扩大和深化了,共君一醉一陶然。使人看到挚友的深情厚谊。 E.全诗言简意丰,语淡情深,从一时闲饮,到且约后期,既有超脱用雅的情怀,又暗示对身世际遇的感悟,体现出一种炉火纯青的艺术功力。 2.本诗以“闲饮”为题,表达了诗人哪些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分析.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 点绛唇?感兴 王禹偁 雨恨云愁,江南依旧称佳丽。水村渔市,一缕孤烟细。 天际征鸿,遥认行如缀①。平生事②,此时凝睇,谁会凭阑意。 ?? 【注】王禹偁(chēng):巨野(今属山东)人。在朝为官敢于直言讽谏,屡受贬谪。曾贬黄州,又迁蕲州(今属湖北)病死。北宋最早改革文风的诗文家,由于他直言敢谏而屡遭贬谪。①如缀:排列成行很整齐,如连缀在一起。②平生事:这里指向来所追求的功名事业。 1.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 ) A.“雨恨云愁”一句词人运用比喻的手法,借景抒情,写江南多云多雨令人感到惆怅,以表现作者的心绪。 B.“江南依旧称佳丽”一句表明作者眼中的江南仍有着美丽的景象,“依旧”暗寓了今昔之感,透露一种无可奈何的情绪。 C.“水村”两句抓住江南水乡最富地方特色的景物进行细致刻画,展现了一片明丽、温馨的景象。 D.“天际”两句承上片写景而来,视角由低而高,转向空中。诗人用“天际征鸿”来反衬自己的碌碌无为,以物衬人。 E.词人遥见“天际征鸿”触发了“平生事”的联想,并将“平生事”凝聚在对“天际征鸿”的睇视中,含蓄而深沉。 2.整首词抒发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 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列小题。 山寺见牡丹 刘子翚 倦游曾向洛阳城,几见芳菲照眼新。 载酒屡穿卿相圃,傍花时值绮罗人。 十年客路惊华发,回首中原隔战尘。 今日寻芳意萧索,山房数朵弄残春。 ?? 【注】刘子翬(hui)(1101—1147),建州崇安(今属福建)人,南宋诗人。 1.下列对这首宋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 A.首联写出了牡丹花开时的耀眼夺目,“新”突出了诗人在倦游中看到牡丹的新奇惊艳之感。 B.颔联写牡丹养在公卿家,赏牡丹的也是富家人,“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