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之潮流”40.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顺乎世界之潮流”40

* 温固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考试说明: 1、“睁眼看世界”和维新思想 2、新文化运动 3、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课程标准: 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 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专题线索: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 主题: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 方向:学习西方到学习苏联,向现代化过渡 学欧美:学造器物→仿行制度 →提倡思想文化 学苏联: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 地主阶级 资产阶级 学欧美 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 洋务派(中体西用) 技术(器物) 维新派(君主立宪) 革命派(民主共和) 激进派(民主与科学) 制度 思想 学苏联 无产阶级 马克思主义 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 考点梳理: 考点1 “ 顺乎世界之潮流” (1)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1、背景: A、根本原因: 清朝国势日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 B、直接原因: 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中国有识之士。 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等 3、主张: “师夷长技以制夷” 4、活动: 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人):①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②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 魏源:编写《海国图志》 C、思想基础: 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 5、评价——进步性: (只能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御外侮的主张,不能认识到西方国家进步的根本原因,并且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就无法实现真正富强。) “师夷长技以制夷”成为近代中国人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 模拟能力提升 1.(2011年北京卷文综)“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拔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2.(2011年3月山东省潍坊三县质检)鲁迅先生曾说:“可惜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以下“鞭子”与“动弹”的对应关系中错误的是( ) A.鸦片战争——开眼看世界 B.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传播民主与科学的思想 D.甲午中日战争——维新变法,救亡图存 A (1)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 C 考点梳理: 考点1 “顺乎世界之潮流” (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1、代表人物: 2、时间: 3、主张: 奕、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90年代)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 4、活动: 洋务运动(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 5、结局: 甲午战败,标志失败。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根本败因:只新其貌,而不新其心) “师夷长技”付诸于实践,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考点梳理: 考点1 “顺乎世界之潮流” (3)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学习西方君主立宪 2、代表人物: 3、时间: 4、主张: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等 甲午战后(19世纪末) 1、19世纪末维新思想发展的背景: A、经济基础: 19世纪末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B、阶级基础: 民族资产阶级作为独立的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C、政治基础: 甲午战争失败,列强瓜分狂潮,民族危机加深; D、思想基础: 早期维新思想的产生和发展(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主张维新变法、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 5、活动: 戊戌变法 6、对维新变法的评价(影响): A、是爱国的。提出通过维新变法方式挽救民族危机,充满着爱国主义激情。 B、是进步的。要求建立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顺应了历史发展趋势。 C、具有思想启蒙作用。宣传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的天赋人权、自有平等观念和自然科学知识。 D、对封建制度的批判,客观上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维新派与林则徐、魏源的思想有何异同? 相同: 不同: 都主张向西方学习,挽救国家 ①学西方的根本目的不同: ②学西方的内容不同: ③两者性质不同: 林:维护封建统治;维新派:发展资本主义。 林:学习西方科学

文档评论(0)

pfenejiarz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