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共39张PPT.ppt

人教版八下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共39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下第二章第二节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共39张PPT

基因在哪里? 父母的性状遗传是通过双亲的 把 传递给了新个体。 生殖细胞 基因 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不同的基因决定不同的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思考: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吗? 无性生殖的新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没有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无性生殖产生的个体只具备母体的遗传性状,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无关。 *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学习目标】 1、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尝试说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 看书P29想一想,议一议。 精子 卵细胞 请回答: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答:带去了基因。 1、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1 基因2 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哪里?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黑色、褐色) DNA分子片段模式图 控制眼皮的单双 眼珠的颜色 请记住! 基因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 DNA又在哪里? DNA在细胞核的染色体上。 染色体 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和?构成的。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恒定,有利于物种的稳定。 注: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一条染色体上有数万对基因 1.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几个DNA分子? 染色体一般呈现什么形状? X形 人类有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 染色体 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在生物体细胞(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如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的可遗传的性状。 在人的体细胞中,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基因是成对的还是单个存在的? 图 1 人体(女)细胞染色体 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 不是,不同颜色的区域可能含有许多个基因。 染色体 DNA(双螺旋链) 蛋白质 基因 认真观察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图),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基因 基因 DNA 染色体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图解 、 、 、 基因 点击上面的字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 生物体 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和DNA分子是成对存在,基因也成对存在,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基因决定着生物体可遗传的性状。 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细胞中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 生殖的一般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受精 作用 受精卵 新个体 假如:精子和卵细胞也像体细胞那样,都具有成对的染色体,那么???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在生殖过程中,如果父母的染色体全部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结果会怎样呢? 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恒定的? 1883年,比利时学者比耐登(E.van Beneden)以马蛔虫为材料研究受精作用。 他发现,马蛔虫的体细胞里有两对染色体,而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含有两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子代细胞中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 推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马蛔虫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A B A B 父本 母本 精子 卵细胞 A B 受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