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概述共38张PPT.ppt

浙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概述共38张PPT.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浙科版必修1第二章第一节细胞概述共38张PPT

所有的生物都是由一个或多个细胞组成 细胞是所有生物的结构和功能的单位 所有的细胞必定是由别的细胞产生的 实验: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细胞体积的关系 目的要求: 材料用具: 方法步骤: * 一、细胞学说 1、建立过程 ⑴1665年,英国的胡克用显微镜观察软木塞的切片,发现软木片是由许多小室组成的,并将小室命名为cell(细胞) ⑵ 1838年,德国的施莱登提出“所有的植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细胞是植物各种功能的基础”的观点 ⑶1839年,德国的施万提出“所有的动物也是由细胞组成的”。这就是细胞学说的基础 ⑷ 1858年,德国的菲尔肖总结出“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他的名言是:“所有的细胞都必定来自别的活细胞 2、细胞学说的内容 细胞学说的建立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和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使人们认识到各种生物之间存在共同的结构基础 细胞学说的建立标志着生物学的研究进入到细胞水平,极大地促进了生物学的研究进程。 3、细胞学说建立的意义 二、细胞的大小、数目和种类 1、不同的细胞,大小的差别很大(微米um) 最小——细菌类的支原体的细胞,直径为100nm 最大——鸵鸟蛋的卵黄 人体的淋巴细胞, 仅6 μm ;血小板仅4 μm 人体内最大的是成熟的卵细胞0.1mm 问题思考:个体大小相差悬殊的动物(如大象和老鼠),相同器官或组织的大小差异很明显。试从基本单位细胞的角度分析可能的原因? 1. 细胞大小有明显差异 2.细胞数量有明显的差异 3.细胞数量和大小均有明显的差异 通过探究细胞大小,即细胞的表面积与体积之比即相对表面积,与物质运输效率之间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1 2 3 NaOH扩散的体积/琼脂块的体积 NaOH扩散的深度/cm 相对表面积(表面积/体积) 体积/cm3 表面积/cm2 琼脂块的边长/cm 54 27 2 24 8 3 6 1 6 1/2 1/2 1/2 19/27 7/8 1 结论:琼脂块的相对表面积(即表面积与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NaOH扩散的体积与整个琼脂块的体积之比随着琼脂块的增大而_______。 减小 减小 测量结果(假设NaOH在琼脂块的扩散速度为1/2cm/min ) 思考:细胞能不能无限长大? ①细胞体积越大,其相对表面积越小,细胞的物质运输的效率就越低。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限制了细胞的长大。 ②细胞的所有生命活动都受细胞核的控制,细胞体积相对较小,有利于核对整个细胞的控制。 2、生物体的增大,不是由于细胞体积的增大,而是由于细胞数目的增多 单细胞生物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多细胞生物细胞数目的多少与生物体的大小成比例 蓝细菌模式图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动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 3、细胞的种类 是否有由核膜包被的细胞核 原核细胞 真核细胞 植物 动物 真菌 →真核生物 →原核生物 细菌 蓝细菌 放线菌 支原体 衣原体等 细胞膜 细胞质 细胞核 细胞 ①1859年,E.Oerton选用500多种化学物质对植物细胞膜的通透性进行了上万次的研究。 发现凡是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容易穿过膜,反之,不容易溶于脂质的物质,也不容易穿过膜。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含有脂质 ● ● 不溶于脂质的物质 溶于脂质的物质 细胞膜 磷酸 甘油 脂肪酸 (亲水头部) (疏水尾部) 磷脂分子 水 空气 磷脂分子在细胞膜中的排列 水 水 水 水 水 水 电镜下观察细胞膜有“暗-亮-暗”结构图像 科学家对细胞膜化学成分深层分析发现,细胞膜会被蛋白酶分解(提示:蛋白酶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只对蛋白质分解起催化作用的物质)。 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还含有蛋白质 ——糖脂 全部或部分镶嵌在膜中的蛋白质都称为膜蛋白 二、细胞膜的成分 主要成分 成分特点: 脂质中磷脂最丰富, 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蛋白质种类和数量越多 脂质 (50%) 蛋白质(40%) 糖类(2%~10%) 磷脂 胆固醇 脂双层 膜的基本支架 ——镶嵌、嵌入、横跨 +蛋白质=糖蛋白 细胞外被 细胞之间或细胞与其他大分子之间的识别作用 诱导 融合 鼠细胞 荧光标记 蛋白质 1970年,Frye和Edidin人-鼠细胞融合实验 40分钟后 370C .人细胞 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大多可以流动 2.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细胞膜的结构 细胞膜的流动性 变形虫在吞噬草履虫 该现象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流动镶嵌模型 流动镶嵌模型的基本内容: 1、脂双层构成膜的基本支架。 2、蛋白质分子有的镶嵌在磷脂双分子层表面,有的部分或全部嵌入磷脂双分子层中,有的横跨整个磷脂双分子层。(体现了膜结构内外的不对称性) 3、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具有流动性。 4、大多数的蛋白质分子也是可以运动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