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归去来兮》读书笔记(多篇).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归去来兮》读书笔记(多篇)

《归去来兮》读书笔记(精选多篇) 第一篇:归去来兮辞 《归去来兮辞》一课的述课教案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您们好,今天我述课的题目是《归去来兮辞》,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教学过程等方面进行述课。 一、教材分析 《归去来兮辞》是人教版必修五第二单元的第一篇文章,本单元主要学习古代抒情散文。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感受古人的真情真性和品味课文丰富多彩的语言艺术。而在前面的几册书中已多次学习了不同文体的古文,在此基础上继续感知作者是如何“披文入情”的,“情”既是本课的重点,也是本课的难点。本文是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作品,描写了诗人辞官归隐的喜悦心情和对自由、闲适的田园生活的向往与热爱。它也是作者诀别官场的宣言书。文章由两部分组成,主体是有韵的“辞”,主体前面有个“序”,序说明了写作本文的缘由,对于学习主体有很大的帮助。而主体部分的文句清新流畅,语言优美,音节和谐,感情真切,词句精炼,表现力强,把作者的情感淋漓尽致的表现了出来。所以在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合作、探究把握文章的“情”。 二、学情分析 在高一阶段学生已经接触了不少的文言文,有了一定的文言基础,但是文言文对高二的学生来说还是一个难题,尤其是职业高中的学生来说更是一个拦路虎,所以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加强对文言文的学习,除了对于文言文的实虚词的学习积累以外,同时应加强学生对于语言的品味和鉴赏,注重对“情”的理解和体会。这也是检验学生对于文言文掌握的一种方法。但是职高学生的学习习惯不太理想,知识的储存也比较单薄,因此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老师只要引导学生答对了方向,合情合理则可多鼓励,有助于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同时对学生进行人文的熏陶和感染,激发他们内心的情感体验,揣摩作者的“情”,欣赏文章的淡远潇洒的语言风格。 三、确立教学目标 1、 理清文章的行文线索,学习本文的寄托手法;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2、通过引导学生反复诵读文章,熟悉复习重点字词,思考、讨论、探究文章的 思路,作者的情感变化。 3、 理解作者反抗黑暗,辞官归田,不与当时黑暗的上层社会同流合污而热爱田 园生活的积极精神,学习其高洁的理想志趣和坚定的人生求。 四、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在掌握文章的内容的基础上,理清文章的情感思路。 2、教学难点:掌握“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的正确理解。 三、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主要通过诵读法、讨论法及不断的深入探究,来帮助学生学习。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帮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本课的课时安排:共两课时,本次重点讲述第二课时。 (一)简单述一述第一课时的知识 1、了解作者其人及作品。2、自读文章,疏通字词的读音。3、疏通重点字词的意思。4、初步感知文章大意。 (二)第二课时正式述课 第一环节,复习导入。 1、导入 上一节课我们初步简单学习了《归去来兮辞》一课,同学们先一起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1)回忆复习一下字词掌握的情况(请几位学生解释加点的字):如生生所资眄庭柯以怡颜审容膝之易安(生:动词活用为名词,维持。怡:.... 是动用法,使愉快。容膝:动词作名词,能容纳双膝的小屋。) (2)再请两位同学来试着背诵一下课文(或只背一段也行) “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作为花中的隐士的陶渊明的思想到底是如何变化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继续学习《归去来兮辞》,来进一步了解一下吧。 第二环节,赏析探究。 1、诵读课文课文第一段 (1)思考作者为什么要辞官不做呢?(学生读文,从文中试找原句) 明确:“田园将芜”“心为形役”“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2)从陶潜辞官归田的原因中可看出他当时的心境如何?(学生从读文中感受体会,回答) 明确:自责(“田园将芜”),自悔(“已往不谏,来者可追”),自觉、自醒(“迷途未远,今是昨非”)。 (3)结合此诗和第一段内容,可看出陶潜有什么样的情怀? (学生学会概括) 明确:鄙弃官场,蔑视权贵。(向往田园的隐士情怀之一。) 2、读第2段 ,学生齐读本段,讨论下面的问题:(学生紧扣课文回答,也可自我归纳回答) (1)、归家途中的迫切体现在哪里? (2)、抵家时的欣喜体现在哪些语句当中? (3)、到家后衣食住行的闲适从何看出? 明确:(1)、“舟遥遥”“问征夫”“恨晨光”,尤其一个“恨”字,迫切之情,溢于言表。 (2)、“载欣载奔”“僮仆欢迎,稚子候门”,可感悟出主仆俱迎,妻子皆乐的情景,尤其具有情味的是妻子,好似不出来迎接,但由“有酒盈樽”可知妻子比谁都盛情,多好的一幅天伦之乐图啊! (3)、“引壶觞以自酌??抚孤松而盘桓”,既有室中之乐,也有园中之乐,这是真正的隐士之乐,和刘禹锡《陋室铭》中的“斯是陋室,唯吾德馨”异曲同工。 (4)、从此段中又可以看出陶潜又有什么样的隐士情怀

文档评论(0)

woai118do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