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课件13浙教版必修一.ppt

生物: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课件13浙教版必修一.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生物:第一章第三节《有机化合物与生物大分子》课件13浙教版必修一

第三节 有机化合物及生物大分子;一 、 碳化合物;1.有机化合物 指除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 碳酸盐以外的几乎所有碳化合物,属于碳化合物。 2. 碳原子 碳原子不仅与别的原子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碳原子之间共用电子对,其结果是形成长长碳链,称为碳骨架。由于碳原子本身的化学性质,使它能够通过化学键连接成链或环,从而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3. 生物体内的有机化合物的种类;二、糖类;二 糖类;;(4)糖类的主要功能有下面几点: 1.糖类是生物体的主要能源和碳源物质 糖类物质可以通过分解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之需。糖类还可以为生物体合成其它化合物(某些氨基酸、核苷酸、脂肪酸等)提供碳原子和碳链骨架,构成组织和细胞的成分。 ***** 蛋白质、脂肪、糖类都可作能源物质,但蛋白质、脂肪须转化为小分子物质后再转变为糖类;糖类是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 2.糖类与生物体的结构有关 如纤维素是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甲壳质是昆虫等生物体外壳的主要成分。 3.糖类是储藏的养料 糖类以颗粒状态储存于细胞质中,如植物的淀粉、动物肝脏和肌肉中的糖原。;4.糖类是细胞通迅识别作用的基础: 细胞表面可以通过糖蛋白来识别其它细胞或分子,并接受它们携带的信息,同时细胞表面也通过其上的一些大分子来表现其本身的活性。 5.糖类具有润滑作用: 粘膜分泌的粘液中有浓稠的粘多糖,可以保护润滑表面。例如关节腔内的滑液就是粘多糖经过水化形成的粘液,能显著地起到润滑作用。;单糖、二糖和多糖的转化过程;练习反馈: 1.多糖在生物体内转化为单糖是通过( ) A 蛋白质的消化作用 B 脱氢作用 C 缩合作用 D 水解作用 2.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 ) A 糖类 B脂肪 C 蛋白质 D核酸 3(2004年上海高考题)下列物质中,动物细胞内不具有的是( )。 A.葡萄糖 B.糖原 C.核糖 D.纤维素 ;4.小麦细胞和人体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分别是( )。 A.葡萄糖、葡萄糖 B.淀粉、糖原 C.蛋白质、脂肪 D.脂肪、葡萄??;三 、 脂质;三 脂质 ;2.磷脂 ;②性激素;下列物质不属脂类的是 ( ) A.胆固醇 B.脂肪酶 C.维生素 D.雄性激素;四、蛋白质;我体内有丰富的蛋白质;奶和奶制品; (1)组成元素: C、H、O、N (P、S);C;氨基酸分子结构;课堂检测一 下列哪个不是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  ) A、NH2—CH—COOH       |      R            B、NH2-CH2-COOH C、NH2—CH—OH     |      COOH       D、NH2-CH2-CH2-CH2-COOH ;苏氨酸 ;氨基酸;氨基酸是如何构成蛋白质的呢? 20种氨基酸又是怎样构成如此众多的蛋白质的呢?;3.蛋白质分子的结构及多样性; ②脱水缩合反应 一个氨基酸分子的羧基和另一个氨基酸分子的氨基相连接,脱去一分子的水,这种结合方式叫做脱水缩合。; ;③肽键:连接两个氨基酸分子的化学键(—CO—NH—);⑤多肽:由多个氨基酸分子(≧3)缩合而成的,含有多个肽键的化合物,叫做多肽。 肽链:多肽通常呈链状结构,并盘曲、折叠;; 2.由两个氨基酸分子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化合物是二肽,丙氨酸和甘氨酸混合后,在一定的条件下能生成_____种不同的二肽分子。;3、谷氨酸的R基为-C3H5O2,在一个谷氨酸分子中,含有碳和氧的原子数分别是( ) A. 4、4 B. 5、4 C. 4、5 D. 5、5;⑥多肽链具备一定的空间结构后即为蛋白质。因此蛋白质与多肽的差别在于有无空间结构。 正确的空间结构是蛋白质表现其生物活性所必需。;肽链是没有生物活性的,当肽链按不同形式盘曲折叠形成具一定空间结构的蛋白质分子时才表现出生物活性。;(3)蛋白质的特性 1.盐析: 蛋白质在盐溶液中呈絮状沉淀析出,但分子结构未改变 2.变性:高温、过酸、过碱、等外界条件使其变性,空间结构发生改变,失去生物学活性。 热变性: 温度升高,引起蛋白质分子结构和理化性质发生改变的现象。;思考:生物体的蛋白质的种类多达1010~1012,但构成 蛋白质的氨基酸只有20种,这20种氨基酸又是 如何构成数目这么大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