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大学部三年级必修课程.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学部三年级必修课程

東海大學社會學系 助理教授 鄭志成 博士 Office: T 544 Tel: (04)2993 Fax: (04) E-mail: ccj@thu.edu.tw Office Hours: Mon 14:30-16:30 臺中,2006-02-20 社會(學)理論 九十四學年度第二學期 大學部三年級必修課程 Tue. 9:10-12:00(一部)/Thu. 9:10-12:00(二部) *** 人們在準備毒藥的時候,蘇格拉底正在用笛子學習一首曲子。 「這對你有什麼用?」有人問他 「至少,我可以在死去之前學會這首曲子。」 我們能否用這樣的心情讀理論??? *** 一再地追問: 什麼是「社會(學)理論」? 簡單地說,社會(學)理論就是「述說社會世界的故事」, 意味著, 修習社會(學)理論除了認識各式各樣社會世界的故事之外, 或多或少還提供了如何說故事的可能性。 ── 鄭志成  *** 壹、課程旨趣-從「就是社會學!」到「還是社會學!」 立基於上學期古典社會(學)理論學者之認識,本學期課程將依時序介紹繼之而發展之理論。如果將上個學期之範圍界定為「古典」社會(學)理論,本學期則可視為「現代」-、「當代」/「後現代」社會(學)理論的探究。若依據探究內容約莫可以將上、下兩個學期社會(學)理論的發展以「就是社會學!」到「還是社會學!」加以勾勒。 上學期課程無可避免地面對古典理論家如何構思社會學的分析單位、探究方法、研究對象等課題,亦即如何確立社會學成為一門獨立自主的專業領域的努力。因此,在課程中曾提出「社會學理論難道不就是社會學!」的宣稱。本學期課程的主要內容將探察「現代」-、「當代」/「後現代」的社會(學)理論,一方面可以追溯到古典時期的根源與基礎;另一方面,面對域外學門的刺激與衝擊,社會(學)理論所開結出的奇花與異果。前者可以新馬克思主義(法蘭克福學派)、結構功能論、社會世界現象學為代表,後者則必須旁及結構主義、女性主義、文化研究、語言哲學、詮釋學等非社會領域,也就是傳統的社會學理論將「擴張」為「現代」、「當代」/「後現代」的社會(學)理論,也就是「社會(學)理論還是社會學!」 相較於上學期的經驗,本學期所面對的眾理論家(或學派)們,取捨的困難度遠遠大於社會學的「古典」時期。可以想像學期初的計畫與預告都將因應課程的實際運作而失效,能夠確定的是這一門課自始至終都以「忠於原理論家」為關懷旨趣。也就是本課程試圖回答「XX-理論是什麼?」,至於「XX-理論有何新義?」、「XX-理論有何貢獻?」、「XX-理論對我們有何啟發?」等等類似的問題就留給不知如何提問的人去傷腦筋。 貳、課程分組 為嘗試並學習課程參與者彼此間對課程內容之相互討論,對課程作業-社會(學)理論文獻選讀讀書摘要(助教課課程)及經典著作之研讀(口試及學期論文)-分工及合作,本課程於第一週進行分組,每組原則上由三位課程參與者組成;上述所列之課程作業皆以課程分組為評鑑單位。 參、評鑑方式 本學期課程評鑑以下列項目為依據,各項評鑑詳細實施辦法將陸續於堂課中說明,並公告於教學互動網。 一、筆試(40%): 期中考(20%) 期末考(20%) 二、社會(學)理論文獻選讀讀書摘要(助教課課程)(30%):詳細閱讀內容及進度請參閱「助教課程閱讀文獻及進度」(如附件)。 三、課堂參與(16%) 課程之參與(12%) 已登記修習本課程者,若無意出席本課程得提出對等之學習成果(例如撰寫論文、口試)替代本項成績;具體之學習替代方案必須與任課教師協商討論,並經雙方同意後實施。 助教課課程之參與(4%) 上列課程之參與評鑑辦法依下列表項實施 缺席次數 4次以上 3次 2次 1次以下 課程(12%) 0分 4分 8分 12分 助教課課程(4%) 0分 1分 2分 4分 四、經典著作之研讀(14%):課程參與者需研讀社會(學)理論經典著作一冊,研讀之經典著作以任課教師指定書單中抽籤決定;本項成績以課程分組為評鑑單位。 口試(6%):依指定閱讀經典著作進行口試;口試地點暫訂為任課教師之研究室(T544),日期及時間另訂之。 學期論文(8%):學期論文之撰寫以指定閱讀經典著作內容及其所涉及之議題為依據,繳交期限為參與口試當日。 五、獎勵分數 本項成績係依據上述課程評鑑項目之外,非課程要求-即自願而為-之學習(或參與)成就進行評鑑。所獲得之獎勵分數獨立於原課程成績(100﹪)之外,目前依課程需要設計下列四項獎勵項目: 期中考前上課筆記:最高加計學期總成績「3」分;筆記請於期中考試當天繳交,並於期中考試次週審閱完畢後發還,成績將公告於教學互動網。 期末考前上課筆記:最高加計學期總成績「3」分;筆記請於期末考試當天繳交,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