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戏曲理论》期末考试大题复习范围及答案
1、比较宋元南戏与元杂剧的体制特点。
一、剧本体制特点:宋元南戏剧本开头是题目(即故事纲要),第一出多为 “副末开场”。场次结构称为“出”,剧本一般都较长。元杂剧则是楔子开头,剧本分折,绝大部分作品是“四折一楔子”,个别较长的最多是20~24折。
二、音乐体制特点:宋元南戏因多用南曲,最早采用“宋人词调”和“里巷歌谣”相结合的曲调演唱,比较轻柔婉转;一出戏由多宫调的曲子组成多套曲;一出中不限通押一韵,用韵自由,有入声;上场各种角色皆可演唱,演唱形式多样,独唱,合唱、接唱、对唱;后期受到北杂剧影响,也杂用北曲,称“南北合套”。元杂剧则是一人主唱,无入声。一折一韵并由一套曲子组成,四折四套曲子,最常用的有五套,分别是:仙吕、南吕、正宫、中吕、和双调。
三、角色行当体制特点:南戏角色行当有:生、旦、净、末、丑、外、贴七种。元杂剧则只有:旦、末、净、杂四大行当。
2、明清传奇各个阶段的代表作品。
明清传奇为中国戏曲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期,大体发展可以分为以下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明初至明嘉靖为南戏向传奇的转化期,此时的代表作品主要是高明的《琵琶记》。在中国戏剧史上,《琵琶记》是一座里程碑,代表了中国南戏的最高成就,是宋元戏文的终结、明清传奇的先声。由于作品中作者的创作动机是“不关风化体,纵好也徒然”,宣扬封建伦理道德的创作意旨非常明确,引起明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重视,由于封建统治者的提倡,因此,在这一时期的曲坛上出现了许多宣扬封建传统道德的传奇作品,而这些作品大都出自封建士大夫之手,如丘浚的《五伦全备记》、和邵灿的《香囊记》等。
第二阶段,明代中叶到明末清初,这是传奇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时期里,传奇创作涌现出不少优秀作品。原因主要是首先,社会矛盾的刺激。其次,明中叶之后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对人们的思想产生影响,以前的礼教禁锢渐渐开始松动。传奇在此时期出现的第一个高潮就是现实主义作品出现,如李开先的《宝剑记》,取材于《吴越春秋》;最早采用魏良辅改革后的昆山腔演唱梁辰鱼的政治爱情剧《浣纱记》;无名氏的政治时事剧《鸣凤记》都是代表;第二个高峰是以汤显祖为代表的“临川四梦”:《紫钗记》《邯郸记》《南柯记》《牡丹亭》,尤其《牡丹亭》是汤显祖最有代表性的作品,表达了作者主“情”的思想,汤显祖的创作并对后世影响深远,产生了戏曲史上有名的重文辞的“临川派”。
第三阶段,清代中叶以后,这是传奇逐渐衰落的阶段。在传奇走向衰落的时期,也出现了以“南洪北孔”为标志的最后一个创作高峰。即洪昇创作的《长生殿》和孔尚任创作的《桃花扇》。
总之,明清传奇创作是我国戏曲史上一个不可逾越的高峰,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3、简述中国古典戏曲编剧理论三个体系的特征。
编剧理论是伴随着戏剧文学的产生而逐步形成的,成熟的编剧理论则出现在丰厚的创作实践基础上,我国古典戏曲创作的真正理论阐述到了明代初期才有了成果,到清代基本完成。
明清两代戏曲编剧理论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即从明初朱权的《太和正音谱》发端到清初李渔、金叹圣渐趋完成如下三个体系:
第一、从朱权《太和正音谱》到王骥德《曲律》(曲学部分)形成的“曲学体系”,主要以阐发戏曲创作中“唱曲”作法为首要任务的理论思想体系,最为注目的乃是戏曲语言的词藻和音律。
第二、由王骥德《曲律》(剧戏部分)到李渔《闲情偶记》构成的“剧学体系”,主要以戏曲结构为理论重心,强调适合舞台表演性。
第三、戏曲评点一脉,即从李卓吾起始到金圣叹《第六才子书》集成的“叙事理论体系”,它是从小说评点生发出来的一种叙事性创作体系,即以剧情的发展演进,并进而更关注于戏曲情节的行为主体——戏曲人物的分析。
中国古代编剧理论这三个体系,虽然各执一端并内在的三极分化, 但作为一个完整的理论系统, 维系各系体之间的内在思想主要体现为两个环节:一是戏曲艺术的抒情性原则;二是强调戏曲艺术的“寓言性”。古典戏曲往往借助于有意味的叙事来达到抒情的目的。
4、《西厢记》的艺术特色。
《西厢记》是一部以爱情故事为题材的具有浓郁喜剧特色的作品,由元代著名剧作家王实甫所作。作品提出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封建包办婚姻的不满,而提出“愿天下有情的都成了眷属”的主张。在艺术上的特点有:第一,最突出的特色是根据人物的性格特征,展开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并成功的塑造了莺莺、张生和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1、张生:志诚种、懦弱、傻气。2、崔莺莺:多情而矜持的相国小姐。执着于自由爱情的追求,但由于出身、教养等诸方面的原因,在爱情过程中格外感到抑郁和痛苦。3、红娘:见义勇为,热情直爽,又具有胆识才干。对张生坦率;对崔莺莺讲分寸;对老夫人背义忘恩的行为,抓住要点,击中要害。
第二、戏曲的冲突设置巧妙
1、崔老夫人VS莺莺、张生、红娘:由于封建礼教形成内在的悲剧性
2、莺莺VS张生、红娘:由于身份性格和处境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行走在墨脱的崇山峻岭之间.doc
- 浅谈32例肺结核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整体护理经验.doc
- 井工煤矿初步设计安全专篇编制导则(征求意见稿).doc
- 2010年全省五五普法教师测试卷.doc
- 宝宝春季穿衣.doc
- 早点离开校园去打拼.doc
- 推进药品远程监管经验与不足.doc
- 访谈班主任感想.doc
- 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示范项目—尚德研发大楼光伏与热泵系统.pdf
-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生.doc
- 天津市北辰区2024年高考语文二模试卷含解析.doc
- 德州职业技术学院《商务英语视听说(1)》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doc
- 甘肃省兰化一中2024届高考语文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 福建省政和一中2025届高考押题金卷(全国卷Ⅲ)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河婆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压轴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 重庆第二外国语学校高2023-2024学年高考历史五模试卷含解析.doc
- 宁德市福安市2024-2025学年数学四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doc
- 甘肃省武威市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考适应性考试语文试卷含解析.doc
- 江苏省海安市2025届高三三校联合测试语文试题试卷含解析.doc
- 郑州市第一中学2024届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