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考虑内潮耗散的南海潮波伴随同化研究-物理海洋学专业论文
考虑内潮耗散的南海潮波伴随同化研究摘要南海位于中国大陆南端,是沟通太平洋和印度洋的重要通道之一,地理位置 非常重要。南海地形变化剧烈,岛礁众多,使得南海的潮波系统非常复杂。南海 潮能耗散较强,在深水处,仅考虑底摩擦耗散不能充分体现潮能耗散的实际情况, 还必须考虑表面潮向内潮转换时的能量损失,即内潮耗散。本文建立了南海潮波模式及其伴随同化模式,在传统二维潮波方程的基础上 加入了内潮耗散项,考虑了内潮耗散对南海潮波系统的影响。在前人工作基础上, 改进了内潮耗散参数化方案,并给出了内潮耗散项中地形效应参数的计算公式。评估了全球大洋潮汐模式 TPXO7.2、GOT00.2、NAO.99b 和 DTU10 在南海 的准确度。依据对比分析结果,选用 DTU10 模式来计算本研究的开边界条件。 以 63 个验潮站和 24 个 TOPEX/Poseidon 卫星高度计轨道交叉点处的调和常数作为观测值,利用伴随同化方法来优化模式中的底摩擦系数和内潮耗散系数, 使得模拟结果与观测值更加接近。为了寻找最优的优化方案,设计了 7 组数值实 验。实验 1~7 M2 分潮模拟结果与观测值的均方根偏差分别为 29.78 cm、24.08 cm、 12.64 cm、12.56 cm、10.19 cm、10.63 cm 和 10.15 cm,可以看出实验 7 先优化 内潮耗散系数再优化底摩擦系数的模拟结果最优。确定了同化方案后,本文建立了 1/8°和 1/4°两种水平分辨率的 M2 分潮的 单分潮数值模式,通过对比发现,水平分辨率 1/4°模式的计算时长大约为 1/8° 模式的 1/5,而误差仅略大。考虑到 4 个分潮耦合模拟需要积分时间更长,为了 提高计算效率,采用分辨率为 1/4°的模式进行最终的 M2、S2、K1、O1 四个分 潮耦合同化模拟。对于 1/4°模式而言,7 个实验方案中结果最优的仍为实验 5、 6 和 7,实验 7 最优,其次是实验 5,与 1/8°模式情况相同。采用先优化内潮耗散系数再优化底摩擦系数的方案,对南海 M2、S2、K1、 O1 分潮进行了耦合同化模拟。M2、S2、K1 和 O1 分潮模拟值与观测值的均方根偏 差分别为 12.35 cm、6.47 cm、9.79 cm 和 8.21 cm,模拟结果与观测符合良好。基于该模拟结果,分析了南海 M2、S2、K1、O1 四个分潮的潮汐潮流特征,较好地体现了南海潮波的传播规律。基于四个分潮耦合同化模拟结果,分析了南海 M2、S2、K1、O1 四个分潮的 潮能通量分布情况。四个分潮的潮能都由太平洋经吕宋海峡传入,然后向西南方 向传播。S2 分潮的潮能通量量级明显小于另外三个分潮的潮能通量。不论对于半 日分潮还是对于全日分潮来说,都是在吕宋海峡处的潮能通量最大。基于四个分潮耦合同化模拟结果,还分析了南海的潮能耗散情况。南海的潮 能耗散除了底摩擦造成的底摩擦耗散外,还通过表面潮向内潮转换的方式来进行 耗散,即内潮耗散。南海的底摩擦耗散主要发生在沿岸浅水区域,内潮耗散主要 集中在吕宋海峡等深水区,吕宋海峡处为最大。关键词:南海潮波;伴随同化;潮能通量;底摩擦耗散;内潮耗散Data assimilation of tides in the South China Sea using adjoint method considering the internal tide dissipationAbstractThe South China Sea (SCS) is located in the south of China mainland. It is an important area to connect the Pacific Ocean and Indian Ocean. The steep bottom topography and numerical islands form a complex tidal system in the SCS. The tidal energy dissipation in the SCS is very strong. In the deep water area, the bottom friction dissipation can not represent the dissipation of tidal energy sufficiently. The tidal energy dissipation also occurs through the scattering of surface tides into internal tides, which is called internal tide dissipation.In th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线阵ccd信号处理系统及处理算法研究-光学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威客平台的信誉能力评价机制研究-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论文.docx
- 小型垂直轴风力发电机风轮的优化设计-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论文.docx
- 铜锰复合氧化物催化剂介观结构可控合成与表征-应用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铁锰复合氧化物新型固定化及其除砷特性研究-食品科学专业论文.docx
- 新具象画展研究-艺术学理论专业论文.docx
- 以atrp方法制备含氟嵌段共聚物及其性能研究-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论文.docx
- 纳米晶金属加工硬化的分子动力学模拟-材料加工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围塌陷期股骨头坏死保髋疗法的前瞻性研究-中西医结合专业论文.docx
- 耐亚胺培南鲍曼不动杆菌oxa基因型及分子流行病学研究-军事预防医学专业论文.docx
- 小鼠escs在体外向pgclcs定向诱导及其在体内的卵巢再生研究-动物学专业论文.docx
- 基于虚拟仪器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开发-微纳技术及仪器专业论文.docx
- 油页岩流化床流化特性及传热传质的研究-化工过程机械专业论文.docx
- 天然来源的抗衰老先导化合物的化学结构及作用机理研究-药学专业论文.docx
- 压力分散型预应力锚索注浆材料性能研究-交通运输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小分子离子的结构、超精细耦合常数和自旋密度的理论研究-物理化学专业论文.docx
- 通城猪抗蓝耳病的micrornas筛选及其调控网络分析-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专业论文.docx
- 基于swat模型的西安市秦岭北麓流域径流分析-水利工程专业论文.docx
- 威客悬赏模式改进研究-项目管理专业论文.docx
- 新石器时代晚期至西周宫殿建筑设计研究-设计艺术学专业论文.docx
最近下载
- 92ZG001 抗震构造柱及圈梁设计图集.pdf VIP
- 呼吸机相关肺炎的预防及护理措施.pptx VIP
- 2024年一级建造师一建考试水利水电实务选择题历年真题分章节整理练习题.pdf VIP
- 冲刺2025年高考大题突破得高分系列 化学01 化工流程综合题(逐空突破)(解析版).docx VIP
- 萨蒂吉诺佩蒂1钢琴谱Satie Gymnopedie萨蒂 裸者之舞 第一首 祭祀舞曲 Gymnopedie.pdf VIP
- 数字孪生工厂解决方案.pptx VIP
- 2025小学一年级开学第一课PPT.pptx VIP
- 涵管拆除工程施工方案(3篇).docx VIP
- 短视频创意策划与执行方案指南.docx VIP
- 民间皮影_唐山皮影大师:刘佳文.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