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本体聚合.ppt

  1. 1、本文档共10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四章-本体聚合

第4章 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chapter 4  Process of Bulk Polymerization 黄启谷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北京化工大学 复习 第三章 聚合物制备工程基础 化学反应动力学的基础知识; 理想反应器设计:间歇聚合反应器的设计、平推流反应器的设计、理想混合反应器的设计(单釜、多釜串联);理想反应器设计的图解方法; 反应器形式与操作方式的评比与选择 反应器的热量衡算; 重点学习连续反应器的停留时间分布概念、定义、关系,停留时间分布的测定、数值特征等; 聚合反应工程的分析 内容介绍 本体聚合工业过程概述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通用聚苯乙烯(GPPS)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高抗冲聚苯乙烯(HIPS) 聚氯乙烯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聚丙烯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聚乙烯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 4.1本体聚合工业过程概述 本体聚合定义:本体聚合是在不加分散介质(或少量分散介质)和引发剂(或加少量引发剂、催化剂)的情况下,依靠热引发或引发剂(催化剂)而使单体进行聚合的方法。 主要聚合物品种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均相 苯乙烯系树脂:GPPS、HIPS、SAN(AS)、ABS, aPS(均相). 聚氯乙烯( PVC ):非均相 聚丙烯(PP):非均相 聚乙烯:LDPE,非均相 本体聚合的特点 优点 产品纯净 后处理相对简单 工艺流程短 反应器有效反应容积大,生产能力大,易于连续化,成本低 缺点 体系粘度大 热效应大,传热困难 反应温度难控制 脱除挥发分设备要求高 本体聚合工业过程的主要矛盾与产品质量控制因素考虑 主要矛盾 反应热与聚合体系散热的矛盾 产品质量控制因素 均聚:聚合物产品的分子量及其分布 共聚:组成及其分布,分子量及其分布 针对本体聚合特点采取的措施 为了改进产品性能或成型加工的需要而加入特定功能的添加剂,如增塑剂、抗氧剂、内润滑剂、紫外线吸收剂及色料等; 为了调节反应速率,适当降低反应温度而加入一定量的专用引发剂;为降低反应体系粘度改善流动性,加入少量内润滑剂或溶剂; 采用较低的反应温度、较低的引发剂浓度进行聚合,使放热缓和; 在反应进行到一定转化率而此时反应体系粘度不算太高时,就分离出聚合物; 分段聚合,将聚合过程分为几个阶段,控制转化率、“自动加速效应”,使反应热分几个阶段均匀放出; 改进反应器内的流体输送方式,完善搅拌器和传热系统以利于聚合设备的传热,研究开发专用特型设备等; 采用气相本体聚合方法,研制高效催化剂,降低操作压力; 采用“冷凝态”进料及“超冷凝态”进料,强化传热,提高产能。 本体聚合基本流程图 本体聚合基本流程图 本体聚合反应器 浇铸模型反应器:本体浇铸聚合,PMMA 釜式反应器:PSt、PVC等 管式反应器:聚烯烃 塔式反应器:PSt等 多种形式反应器组合:例如,釜式-塔式串连 脱挥设备 复习: 汽提设备:釜式、塔式 蒸发器:包括薄膜型蒸发器,流下液滴、液柱型蒸发器,表面更新型蒸发器。 对本体聚合而言:高粘度物料的脱挥在聚合过程中占能耗最大,直接影响产品质量;因此十分重要。 总结 本体聚合定义与分类 本体聚合的特点 工业上提出的改进方法 本体聚合基本流程 本体聚合反应器 脱挥设备 § 4.2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本体聚合工业过程 MMA制备:多种方法 丙酮氰醇法(ACH法); 异丁烯/叔丁醇直接氧化法 乙烯羰基化法 MMA特性: 无色透明液体; 具有酯类香味; 易于聚合、燃烧、易挥发 甲基丙烯酸甲酯 (MMA)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的特点及其用途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特点: 优异的光学性能、良好的电绝缘性和机械性能 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用途: 有机玻璃-光学透镜等 模塑料 粘合剂 航空有机玻璃 甲基丙烯酸甲酯本体聚合的特点 影响因素 反应温度;低温60~70℃ 聚合时间;20%前后聚合速率高,45%后降低,90%后很慢 压力:尤其制备管、棒时采用加压工艺 引发剂:对染色的影响,AIBN好 氧气的影响:低温诱导效应;高温产生自由基加速效应、高温分解 单体纯度:转移、气泡等 基本生产方法 按照加热方式分 水浴法:普通民用产品 空气浴法:工业用途及航空有机玻璃 单体是否预聚 单体灌膜法:模具密封要求高,产品收缩大 单体预聚成浆灌膜: 间歇与连续 间歇浇铸 连续浇铸 单体预聚的特点 优点: 缩短聚合时间,提高生产率,保证产品质量; 使一部分单体进行聚合,减少在模型中聚合时的收缩; 增加粘度,减少模内漏浆现象 克服溶解于单体分子中的氧分子的自聚效果 缺点: 粘度大,易产生气泡 粘度大,难于去除杂质 解决MMA本体聚合放热与散热的办法 控制目标: 分子量及其分布; 转化率 主要方法如下: 预聚 分段聚合 膜腔浇铸法-PMMA板材 流程图 膜腔浇铸法过程 预聚:10~

文档评论(0)

qwd51362085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