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典学派:边沁、萨伊、西尼尔、穆勒 第8章 古典学派:边沁、萨伊、西尼尔、穆勒 庸俗经济学(vulgar economics)是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学的一个发展阶段,产生于18世纪末,大致结束于19世纪70年代,是马克思所选定的表明后李嘉图经济学特征的用语。庸俗经济学特别指专注于分析表面现象(如需求和供给)的著作,指忽视结构上的价值关系,也指不愿意以公正的科学方法探究经济关系,尤其害怕对潜藏在商品交换行为下的阶级关系的研究。这后一方面,使庸俗经济学具有辩护性,也就是说,它更感兴趣的是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上的合理性,而不惜牺牲科学上的公正性。 1 边沁 (1748-1832) 马尔萨斯(1766-1834) 2 萨伊 (1767-1832) 李嘉图(1772-1823) 3 西尼尔(1796-1864) 4 穆勒 (1806-1873) 1 边沁 杰里米·边沁(Jeremy Benfham,1748-1832) 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功利主义的创立人。 出生于伦敦律师家庭。 1760年进牛津大学攻读法律,1763年获学士 学位,1766年获硕士学位。由于不喜欢律师 业务,不久便专心致力于学术研究。 最初著作《政府论断片》于1776年出版,批评英国法律传统观念。1780年出版《道德和立法原理导论》,阐释功利主义原理。晚年过着隐居生活。 “我是穆勒的精神之父,而(约翰)穆勒是李嘉图的精神之父:我是李嘉图的精神之祖。” 1 边沁 (1)功利主义 以超阶级的功利作为行为标准的哲学思想。 追求幸福是人的天性,幸福就是获得快乐和避免痛苦。每个人是自身幸福最好的判断者,对于什么是快乐和痛苦,自己知道得最清楚。所有的人都追求总幸福的最大化。 为自己谋取最大幸福,是每个理性的人的目的。“自利选择”是人性中的某种倾向。如果人类行动认为对于自己的幸福能有最大的贡献,不管对于其他人的全体幸福有什么结果,他都会朝着这种行动方向去努力。 社会有各种办法来强制个人促进整体的幸福,如法律、到个和社会制裁、甚至宗教制裁。 社会由个人组成,只是一个假想团体,社会幸福只能是个人幸福的总和。社会利益只能以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为标准。 个人和政府行为都应以功利原理作为判断准则。当一个行动所增加的集体的幸福大于所减少的幸福,那么这项行动被认为是符合效用原理的。 1 边沁 (2)边际效应递减 主张财富是幸福的尺度,但随着财富的增加,财富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这里提出了货币的边际效应思想。 (3)政策含义 推动了进步、改革、更广泛的民主和对各种不合意的社会条件的改善。 强调立法者应该积极提高整个社会的福利。 研究和倡导许多民主改革。“哲学的激进派” 历史借鉴:阿奎那、边沁、费雪论高利贷。 1 边沁 (4)批评 效应主观评价的困难;对幸福性质的价值判断偏差;享乐主义思想。 (5)贡献 边沁的功利主义思想深深影响许多经济学家 萨伊、李嘉图、J.穆勒、J.S.穆勒、杰文斯、庇古等。 英国边际效用学派杰文斯认为经济学的目的是求以最小痛苦的代价来购买快乐,而使幸福增至最高度;要求对快乐和痛苦进行计算,因而把经济学叫作“快乐与痛苦的微积分学”。英国庇古福利经济学认为一个人的福利是他所感到的满足的总和,社会福利则是各个人的福利的总和,各个人总是力图使自己满足最大。 2 萨伊 萨伊(Jean-Baptiste Say ,1767~1832) 萨伊的经济理论对以后有很大影响。 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概论》,1803年。 萨伊生于法国里昂商人家庭,少年时代学习商业。随后往英国伦敦一商业学校求学,接触到斯密的经济学说。 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时,他正在一家人寿保险公司任职,拥护当时大资产阶级的执政,积极参加政治活动并一度从军。雅各宾派上台后,他感到不满转而反对革命。 2 萨伊 1794~1799年,萨伊任《哲学、文艺和政治旬刊》编辑。 1803年出版《论政治经济学》,宣扬斯密贸易自由放任思想,由于拒绝拿破仑要他彻底修改全书的要求而被降职,最后被迫辞去公职。 1805年他与人合伙开办机器纺纱厂,至1813年停办。 1815年波旁王朝复辟,他又受到重视,被派往英国考察工业。 1816年起先后在法国阿森尼大学和工艺学院讲授政治经济学,他把讲稿整理为《实用政治经济学全教程》(共 6卷)在1828~1829年间出版。 1830年萨伊还担任过法兰西学院政治经济学教授,1832年逝于巴黎。 2 萨伊 (1)政治经济学“三分法” 萨伊将政治经济学与其他学科进行了划分,认为政治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人和财富的关系,即人和物的关系。 – 具体而言,是研究社会财富生产、分配和消费的科学。 – 因而政治经济学是超阶级的、纯理论的学科。 – 他把资本主义社会看作是一般人类社会,所以他研究的是一般人类社会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