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干扰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人为干扰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生态学专业论文.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为干扰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生态学专业论文

优秀毕业论文 精品参考文献资料 人为干扰对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 摘 要 2011 年 4 月(春季)、7 月(夏季)、10 月(秋季)和 2012 年 1 月(冬季) 对青岛仰口海水浴场、第一海水浴场和第三海水浴场的沉积环境及小型底栖生物 的丰度、生物量及类群组成进行了野外调查研究。该研究潮间带沉积物类型为砂 质,MDΦ 平均值为 1.50,第三海水浴场(1.67)第一海水浴场(1.43)仰口 海水浴场(1.39)。QDΦ 平均值 0.56,第一海水浴场(0.68)仰口海水浴场(0.53) 第三海水浴场(0.37);青岛砂质潮间带 Chl-a 的平均含量为 1.35mg/kg(干重), 第一海水浴场(1.40mg/kg) 第三海水浴场(1.34mg/kg )仰口海水浴场 ( 1.30mg/kg ), 春季 (1.24mg/kg) 秋季 (1.18mg/kg) 冬季 (1.03mg/kg) 夏季 (0.85mg/kg);有机质含量平均为 0.0166%,第一海水浴场(0.0261%)第三海水 浴场(0.0172%)仰口海水浴场(0.0065%),秋季(0.0232%)冬季(0.0212%) 夏季(0.0174%)春季(0.015%)。 共鉴定出 18 种小型底栖生物类群(线虫、桡足类、无节幼虫、轮虫、缓步 类、涡虫,介形类,腹毛类,纽虫,多毛类,端足类,等足类,涟虫,海螨类, 曳鳃类,双壳类、昆虫类、水螅类),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 2339±1146 ind.10cm-2,线虫丰度占绝对优势,为 1967±1017 ind.10cm-2;小型底栖生物丰度 第三海水浴场(3561±1854ind.cm-2)第一海水浴场(2484.97±1344.46 ind.cm-2) 仰口海水浴场(1777.51±1519.30 ind.10cm-2)。青岛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平 均 生 物 量 为 2154.09 ± 2203.14μg.dwt.10cm-2 , 仰 口 海 水 浴 场 ( 2333.34 ± 2947.44μg.dwt.10cm-2)第一海水浴场(2251.09±1929.20μg.dwt.10cm-2)第三 海水浴场(1877.83±1565.66μg.dwt.10cm-2)。 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与溶解氧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 a 含量、水温显著正相 关,沉积物粒度 MDΦ 和 QDΦ 与小型底栖生物丰度及各主要类群的相关性均不 显著;第一海水浴场与第三海水浴场的生物类群较为相近,与仰口海水浴场相差 较大;N/C 值第三海水浴场(840.77)第一海水浴场(164.76)仰口海水浴场 (18.47),第三海水浴场和第一海水浴场为有机质污染区,仰口海水浴场未受到 有机质污染,仰口海水浴场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小,可以作为研究人为干扰对砂质 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影响的对照组。 I II II 2011 年 5 月 13 日-6 月 4 日于青岛雕塑园附近的砂质潮间带进行现场模拟实 验,研究翻砂、添加浒苔并翻砂对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现场模拟实验共鉴定出 12 种小型底栖生物类群,小型底栖生物平均丰度为 938.14±496.32 ind.cm-2,线虫 平均丰度为 878.26±424.97 ind.cm-2,占小型底栖生物总丰度的 94%;翻砂处理使 小型底栖生物发生垂直迁移,没有改变 0-20cm 深度层小型底栖生物的丰度。室 内模拟实验研究单一因素-添加浒苔对小型底栖生物的影响,浒苔质量是影响小 型底栖生物丰度的重要因子,随着浒苔质量的依次递增(0g、5g、10g、15g、20g、 25g),小型底栖生物丰度递减,且在两周内随着时间的推移小型底栖生物丰度递 减。 关键字:砂质潮间带;小型底栖生物;模拟实验;人为干扰 PAGE PAGE IV Effect of human-disturbance to marine meiofauna in the sandy intertidal shores of Qingdao Abstract Sandy intertidal zones were seasonally investigated for meiofauna abundance, biomass and group compositon in April, July and October 2011, and January 2012 in Qingdao Yangkou Swim Beach, NO.1 Swim Beach and NO.3 Swim Beach. The mean MDΦof sediment of investigated beach t is 1.50. The MDΦof N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ili20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