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借得东风好扬帆.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教育教学论文 借得东风好扬帆

借得东风好扬帆 ——信息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整合的案例 黄岩北城中学 罗 静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要求:“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在此背景下,本文从古诗文教学困境出发,以信息技术与古诗文教学整合为研究对象,探讨在教学中如何合理有效地运用信息技术,从而品味诗文优美的意境,感悟诗人跳跃的情思,体会古诗深邃的神韵。 关键词:困境 信息技术 古诗文教学 合理有效 古诗文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是中华民族几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有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价值。因而人教版中就选编大量优秀的古诗文,从题材丰富的唐诗到姿态万千的宋词,从清丽婉转的元曲到针砭时弊的清小说,从李杜诗句到曹吴小说,这些名篇无不脍炙人口,意蕴深远,极具灵性和想象力。 然而,由于古诗文历史久远,形式多样,语言凝练,晦涩难懂,作为教师的我们,在古诗文教学时也往往重在翻译、分析、理性地讲解诗歌的内容,而较少去关注诗歌的背景、意蕴和精神内涵。加上学生知识面狭隘、生活阅历浅、实际与古诗文相距甚远等原因,造成学生对古诗文的学习颇为排斥,常常识死记硬背,而很少用心去感悟、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使得课堂上古诗文教学气氛沉闷,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因而古诗文教学也成为语文教学中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 这与新课标“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丰富情感世界,养成健康地审美情趣,提高文学修养”的要求背道而驰。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将信息技术和古诗文阅读有效地进行整合,以优美的意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挖掘学生品味和感悟的能力,创造思维的火花就尤为重要。 激发兴趣,水到渠成 古诗文在遣词造句上十分精辟,而且背景知识宏大,使得不少学生望之生畏,想要理解,又苦无方法,但苦于老师的要求,又不得不背,长此以往,造成兴趣缺乏。正像伟大的剧作家莎士比亚曾说过:“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兴趣就如同叩开古诗文学习大门的钥匙,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文的兴趣呢?信息技术在创设古诗文情境上就具有独特的优势。著名文学理论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也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信息技术可以通过图画、声音、动画等手段,化抽象为具象,给学生适当的感官刺激,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教学《桃花源记》为例。《桃花源记》中以武陵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为学生展现了一个风景优美、土地肥沃、民风淳朴、人人安居乐业的世外桃源,“桃花源”虽是作者陶渊明理想中的世界,但却令人神往不已。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初展示十多张桃花源的自然风景,使学生沉浸在桃花源的宁静秀美之中,再用一组漫画来表现桃花源中人们往来种作、融洽和睦、单纯美好的生活景象。此时教师提问道:“有一个成语就是这一理想社会的集中体现,同学们知道这个成语是什么吗?”学生齐答:“世外桃源。”再补充道:“这个成语就出自东晋大诗人陶渊明的名作《桃花源记》。它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乱、宁静而美好的理想社会。今天,就让我们走进桃花源,去领略它的美妙。”这样,本课的导入就水到渠成,这也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拉近了文本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为学生感悟文本打下了基础。 营造情境,感悟诗文 古诗文以凝练、富有韵味的语言创设丰富的意境,但由于它自身的“弱语境”性,它所创设的意境对于学生而言,却又是十分陌生,难以理解的。而信息技术就能凭借自身的形象性、生动性、直观性为学生创设这样的意境,展现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情感、风土人情,唤起学生丰富的想象,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帮助学生入情入境,感受古诗的深邃神韵。 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发现这首小令虽仅五句二十八个字,语言极为凝练,但容量极大,前三句中并置“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等九种意象,使得全曲意蕴深远,顿挫有致。因而在教学时可以选择动画,并配以古筝独奏的《苏武牧羊》来呈现这样的画面:秋日黄昏之时,萧瑟的秋风,回响年久失修的古道上,瘦马顶着疾风艰难前行,乌鸦纷纷归巢,落在枯干的老树上,时不时发出凄厉的叫声,不远处,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近旁有稀疏的几户人家升起了袅袅的炊烟。望着西下的夕阳,漂泊在异乡的游子不禁感叹道:何处才是我的归宿呢?形象直观的动画,哀戚悲伤的音乐很容易就能营造出凄凉的秋郊夕照图,并将游子倦于漂泊,思念故乡的凄苦愁楚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从而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能顺利地入情入境,感悟诗文。 就像鲁迅曾说的:“用活动的电影来教学生,一定比教员的讲义好,将来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