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内科急危重症杂志.DOC

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内科急危重症杂志.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临床特征和-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李小妮的审稿意见 1.?低危、(中危)高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的诊断标准,以及低、高危标准的来源与参考文献,请注明;低危ET诊断标准:除无血栓病史、年龄<60岁外,是否还有血小板<1000?109/L。(查找资料无血小板要求,只有高危组有血小板1500×109/L的要求) 2.?151例ET是否均为低危病例,文中表1显示“PLT(?109/L)?776.87?30.51*??1018.57?42.84”,提示151例中有血小板1000?109/L,可否认为是低危ET。(查找资料无血小板要求,只有高危组有血小板1500×109/L的要求) √3.?CVF是否为心血管危险因素,第一次出现时要表明。 √4.?文中“2.4?血栓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性别、CVF、临床症状、WBC、肝脾肿大、PLT均不是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P值均>0.05),CVF、JAK2?V617F突变、HGB是血栓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有与无危险因素中,均有CVF,请仔细核对。 √5.?请简要阐明如何根据低危ET患者的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该文章总结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ET的血栓危险因素,提出其独立危险因素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和JAK2?V617F基因突变,临床上应根据低危ET患者的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该文章对临床有一定指导意义,可以考虑以经验交流发表,以对临床工作的参考和指导。 建议在以下几个方面修改: √1、可加入临床表现的程度和发生率,统计分析后以期从临床表现上发现一些低危ET新特征; √2、文中的表2可以描述,不需要表格; √3、讨论部分尽量不要结果部分的数据重复; √4、以发现的特点为中心加深讨论; 5、可以加入国外文献,最好不引用综述类文献。请增加本刊近几年的参考文献,目录见本网页首页(供参考!)参考文献请按本刊要求书写 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的临床特征和脑血栓危险因素分析研究 李小妮 陕西省宝鸡市中心医院 721008 【摘要】目的:总结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ET)患者的临床特征,分析ET的血栓危险因素。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51例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本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JAK2 V617F突变阳性组的WBC、中性粒细胞、HGB水平均显著高于阴性组,PLT水平显著低于阴性组,阳性组的严重血栓事件发生率显著高于阴性患者(P0.05)。伴CVF患者的血栓发生率显著高于不伴心血管危险因素(CVF)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CVF、JAK2 V617F突变均是低危ET患者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低危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患者发生血栓事件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心血管危险因素和JAK2 V617F基因突变,临床上应根据低危ET患者的危险因素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关键词】血栓危险因素;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临床特征 LI Xiao-ni [Abstract] Objective: To summarize the clinical featuresthe of low-risk essential thrombocythemia (ET) patients, analysis of risk factors for thrombosis of ET. Methods: Selected 151 cases low-risk ET patients of our hospital as research subjects, and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clinical data in this group of patients.Results: WBC, neutrophil and HGB levels of JAK2 V617F mutation positive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negative group, PLT level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negative group, the incidence of serious thromboembolic even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e positive-negative patients (P 0.05).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CVF, JAK2 V617F mutation in low-risk ET patients a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thrombotic events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fengrui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