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中学生品德心理发展的一般特点 (一)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 1.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 ?初中生道德观念形成 高中生具有按照道德标准调节自己行的独立性和自觉性 道德信念在道德动机中具有主导性 2.自我意识增强? 3.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 (二)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 1.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 二、中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1.道德概念的掌握 2.道德信念的确立 3.道德评价的发展 三、中学生道德情感的发展 初中生道德情感的形式有如下特点:(1)冲动性。(2)理智性。(3)偏激性。 高中生的道德情感已经接近成年人,他们的伦理性情感体验逐渐占据优势 四、中学生道德意志的发展 在中学生中,言行一致或不完全一致的占多数,言行脱节和道德水准很低的是少数。助人为乐、见义勇为、忘我学习和工作等属于勇于奉献,是道德意志发展到高水平的表现。 五、中学生道德行为习惯的发展及其习惯的形成 据资料表明,养成道德行为习惯的学生,60%是在初中,20%是在高中,余下20%在高中毕业时还不行。 六、中学生品德发展现状 案例一 2000年1月17日,在浙江金华,发生了一起震惊社会的剧痛事件:某中学高二学生徐力,用铁榔头打死了生他养他的母亲!浙江金华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被告人徐力有期徒刑15年。 案例二 2001年7月,在浙江永嘉县桥头某中学发生一起严重的伤害案件:一初三学生觉得口袋里没钱了,约几位好友一起带上家伙(西瓜刀)到另外一所中学的学生身上取点钱花花。而那些学生都不愿意给他,结果拿刀刺杀了一位学生,造成当场死亡。 案例三 2002年5月3日,湖南大学天马新村8栋402室的女工程师宁友荣被溺毙在自家的浴池内,其夫徐章汉头部砸伤,凶手是受害夫妇的女儿徐梦菲。 我国中学生品德特点: (一)“独立感”“成人感”产生,但爱走极端。 (二)关注自我,但行为偏激。 (三)关注社会,但闭锁文饰。 (四)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背离 七、中学生道德教育存在的问题 1.德育首位有待加强。 2.重智轻德影响德育内容落实。 3.学校德育在认知好策略上的错位。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过于功课化、知识化、理想化。 (2)学校道德教育忽视学生在道德建设中的主体地位。 4.学校德育在内容和方法上的落后。主要表现在: (1)学校德育内容缺乏时代感和层次行,主流价值导向乏力。 (2)道德教育方法过于单向,针对行和时效性不强。 5..社会生活对中学生的不良影响。 八、教育策略 1.改变德育教育模式。 2.学校管理要坚持德育为首,落实育人为本。 3.利用大众媒体,主动占领青少年的思想阵地。 4.思想道德教育要结合中学生的特点,贴近学生生活。 5.建立德育教育阵地,大力开发社会资源。 (1)做好家庭的教育。 (2)利用社区,开展德育工作。 6.德育的方法和形式要行之有效不断创新。 ①榜样教育②社会实践教育 ③重视自我教育 ④惩罚教育 7.确立大德育观念。 * * * * L/O/G/O L/O/G/O * * 第三讲 中学生品德发展特点与现状 * * L/O/G/O L/O/G/O * *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