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6讲老舍及其《骆驼祥子》 在中国现代作家中,老舍也许是我们感到最亲切的一位作家。他小说的那种幽默横溢的风格,活脱风趣的人物,纯正娴熟的北京白话,令人读来有说不出的自然和轻松。 一、老舍的生平与创作 老舍(1899—1966)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老舍是他最常用的笔名,满族,正红旗人。现代小说家、剧作家。 原名的由来,是因为他出生在1899年阴历的腊月23日,这是中国传统的“小年”,“庆春”有“庆祝春天”的意思。 老舍1899年2月3日出生于北京一个贫民家庭。 老舍是满族人,他的父亲是“皇城护军”的一名兵士。1900年,他父亲在抵抗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的战斗中殉国。 父亲去世后,老舍全家就靠母亲与姐姐帮别人干活维持生活。少年时代的老舍,既在私塾中接受了“人之初,性本善”,的传统文化的教育,更在贫穷的生活中接受了人生的教育。传统文化的熏陶,奠定了老舍人格修养的基础;贫穷的生活,则促成了老舍“刚强、义气、骂世、乐观”的性格。 老舍曾在《我怎样写〈老张的哲学〉》一文中说:“我自幼便是个穷人……穷,使我好骂世;刚强,使我容易以个人的感情与主张去判断别人;义气,使我对别人有点同情心。”而老舍母亲的处世原则(或叫做言传身教)则使老舍学到了两条做人的道理:一是大难中挺身而出;一是宁愿自己吃亏,也不叫别人为难。 老舍当过学生,也当过先生。1912年,13岁的老舍考入北京师范学校读书。1916年,17岁的老舍从学校毕业当了北京方家胡同小学的校长。 1917年,新文化与新文学运动兴起。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五四”,成了老舍人生的转折点。老舍在《‘五四’给了我什么》一文中曾说,五四给了他两大恩惠:一是反帝反封建的思想;二是白话作为文学的工具。他说,没有五四,他不会成为一个作家。 1924年,在中国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人伊万斯教授,推荐老舍到英国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中文,也就在这一年,老舍离开故乡千里迢迢地到了英国的伦敦。 创作: 1922年9月,老舍第一篇新文学习作是《小铃儿》。 1924年赴英国后,为了排遣思乡之情,也为了使寂寞的生活不寂寞,老舍开始了小说创作。用了大约一年的时间,老舍写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说《老张的哲学》。 1926年写成长篇小说《老张的哲学》,同年参加文学研究会。 接着又写下了长篇《赵子曰》(1926)和《二马》(1929)。三部作品陆续在文学研究会的刊物《小说月报》上连载,引起读者的注意。 当《老张的哲学》在上海的《小说月报》连载时,老舍也应了一般作家的习惯,要为自己取了一个笔名。 取什么呢?生性随和的他,对取笔名并不十分讲究。他想,既然写的是《老张的哲学》,似应出自“老某”之手,于是,笔名的第一个字确定了,这就是“老”。后一个字取什么呢?叫“老舒”?不怎么好听;叫“老庆”?听着也别扭。就叫“老舍”吧。于是,一个并非“叱咤风云”而又恰恰如明镜一样映现出了他的人格的笔名定下来了。 1929年,思乡的情绪缠扰得老舍无法在英国继续呆下去了,于1930年取道法国,到了新加坡。在新加坡,老舍创作了《小坡的生日》等小说,然后回到了阔别了五年的祖国。 回国后,老舍应邀到山东齐鲁大学任教。职称是副教授。在教书之余,他那已经开启了的小说创作的激情,时时冲击着他,他又陆续创作了长篇小说《猫城记》和其他一些中篇、短篇小说。 1930年老舍开始短篇小说和幽默诗文写作,作品大多收入《赶集》(1934)、《老舍幽默诗文集》(1934)、《樱海集》(1935)、《蛤藻集》(1936)中。 从1936年 9月起,在《宇宙风》上连载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 抗战后期, 1944年初,老舍开始长篇小说《四世同堂》的创作。 1951年,创作话剧《龙须沟》。 1957年话剧《茶馆》问世,成为当代中国话剧舞台上最优秀的剧目之一。 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8月24日投太平湖自杀。 老舍的性格: (1)具有一般有正义感的穷人的特征:刚强、义气、骂世、乐观。 (2)具有中国传统文人的“士可杀而不可辱”的气节和同情人、爱人的正直、善良的品格。 二、老舍的代表作:《骆驼祥子》 这部小说最早构思是在1936年春,于1936年9月——1937年10月,连载于《宇宙风》杂志。 故事梗概: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 1、《骆驼祥子》的人物形象: 小说主要写了两个人物:一个是祥子;一个是虎妞。而围绕着这两个中心人物,又写了对立的两个阶层的人物。一个是受侮辱、受欺凌的下层人物,如小福子等;一个是靠剥削下层人生活的上层人物,如虎妞的父亲刘四。两组人物形象形成相应的对比,揭示出“上流社会的堕落与下层社会的不幸”,由此(即由这两组人物)构成了主要人物——祥子与虎妞性格发展的社会环境与具体环境。 (1)祥子:根据其性格的发展大概可以归纳为五个阶段: A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