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通期末复习:李虎群 佛学+养生.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李虎群 zhongtonglun@ zhizhonghe 经典精读推荐: 儒家《论语》 道家《庄子》 佛家《坛经》六祖慧能 不仅读原著,还需读各种注本 中华学术演变历程: 商周时期青铜器催生先秦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墨家 两汉,独尊儒术,不同于先秦之儒,融各家之长,经学形式展示;佛教传入中国 魏晋玄学,整合道家思想 隋唐时期,佛教传入中国六百年蓬勃发展,形成八大法门,儒门淡薄,禅宗(六祖慧能大师)一枝独秀 宋元明,宋明理学,(朱熹、程颐、程颢、王阳明等)“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融合先秦诸子、道家、佛家等理论,影响八百年之久(直至民国) 清,考据学 经和四书 “小学” 专题一、佛教 佛陀BC551-478农历四月初八“佛诞节” 释迦牟尼BC565-485 “三界皆苦,吾当安之”,内在的善良意愿,一切智慧皆以大悲心为母,悲悯情怀 “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性,唯有种种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腊月初八。腊八由来) 历史发展: 原始佛教时期(佛陀存在) 小乘佛教(佛陀去世100-600年间,传入东南亚地区) 大乘佛教(AD1c,人人可成佛,“菩萨”自我解脱解脱世人,身心自然,传入中原、西藏)佛教灭亡(发展印度教,13c) 从东南亚返传回印度本土(20c初) 元明,藏传佛教,喇嘛教 佛教道义: 四谛: 是什么——“苦”——八苦缠绕(生、老、病、死、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求不得苦),三毒攻心(贪【财、色、名、食、睡】、瞋【恨、嫉妒】、痴【无明,看不透,一切痛苦的来源】) 看到人生之苦,但人生本质不是苦,是可以解脱的,要直面人生、负责人生 为什么——“集”(一起)原因:妄想执著 何为“正见”?以苦得乐 应该(可以)是什么——“灭”——到哪里去,涅槃,离开一切苦恼,达到极度心静,发自内心的充足的喜悦、安然,即身心和谐“人成即佛成” 怎么做——“道”——方法 根本:正见(八正道之一) “正见”: 缘起性空:“缘起”:世界现象不是上帝创造的,是由种种因缘(要素)和合而生,因而要惜缘(表达方式:“遮诠”:拨云见日;“表诠”:直接表白——“缘起性空”) 四法印:诸法无我(看到我与宇宙万物的关系,放下“小我”,平怀接纳宇宙一切)、诸行无常(变化)、有漏皆苦、涅槃皆静 (生死、轮回——不生不灭、超脱状态) 禅宗: 核心思想“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意指透过自身实践,从日常生活中直接掌握真理,最后达到真正认识自我。 佛学 李虎群 - 1 -

文档评论(0)

124359561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文档有任何问题,请私信留言,会第一时间解决。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43023136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