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1版消化内科诊疗常规.doc

  1. 1、本文档共2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1版消化内科诊疗常规

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三附属医院 消化内科 诊疗常规 (2011版) 慢性胃炎 一、概述 慢性胃炎是多种病因引起的各种慢性胃粘膜炎症病变。病因可能有以下因素:由急性胃炎演变,刺激性食物及药物,某些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物,HP感染,胆汁反流,某些慢性全身疾病,精神、神经因素等。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西医诊断 (一)临床表现:可有不规则上腹隐痛、上腹饱胀、反酸、嗳气、食欲不振、恶心等,偶有呕血、黑便。胃体胃炎表现为体重下降,贫血。 (二)理化检查:浅表性胃炎胃镜检查:病变可为弥漫性或局限性,以局部于胃窦部多见,粘膜表面红白相间或花斑状改变,有粘稠粘液附着,粘膜水肿,反光增强,可见出血或糜烂性胃炎,似肚脐样改变称疣状胃炎。萎缩性胃炎胃镜检查: 胃粘膜苍白,粘膜变薄,粘膜下血管透见或粘膜肌层增厚,粗糙不平,颗粒或结节僵硬感。病理活检:①固有腺萎缩②粘膜肌层增厚 ③-⑤可有可无③肠上皮化生。④固有腺炎症。⑤淋巴滤泡形成。 (三)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加上胃镜等辅助检查。 三、中医诊断 痞满 1、以胃脘痞塞、满闷不舒为主症,按之柔软,望之无形,压之无明显疼痛。 2、起病缓慢,病程长,时作时止,时轻时重。 3、常以饮食、情志、起居、寒温等因素为发病诱因。 4、上消化道钡餐、胃镜、胃液分析检查有助于本病诊断。 5、应注意除外胃癌等疾病引起的痞满症状,尚需与胃痛、鼓胀、胸痹心痛相鉴别。 四、治疗 (一)西医治疗: ①一般治疗:饮食宜规则,不暴饮暴食,戒烟戒酒,避免使用损伤胃粘膜的药物。 ②胃酸增强可应用抑酸药物。 ③胃酸缺乏或降低者给以胃粘膜保护剂如硫糖铝、胶体铋。 ④消除幽门螺杆菌。 ⑤增强胃排空能力—吗叮啉10mgTid。 (二)中医治疗: 【辨证论治】 1、邪热内结证 症状:胃脘痞满、灼热急迫,心中烦热,咽干口燥,渴喜冷饮。身热汗出,大便干结,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脉滑数。 治法 清热消痞,破结除满 方药 如泻心汤加减 2、饮食积滞证 症状:脘腹满闷,进食尤甚,痞塞不适,按之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弦滑。 治法 消食导滞,行气消痞 方药 如保和丸加减 3、痰湿内阻证 症状:脘腹痞满、闷塞不舒,头晕目眩,头重如裹,身重肢倦,咳嗽痰多,恶心呕吐,不思饮食,口淡不渴,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苔白厚腻,脉沉滑。 治法 祛湿化痰,理气宽中 方药 如平胃散合二陈汤加减 4、肝胃气滞证 症状:脘腹满闷,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喜长叹息,恶心嗳气,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因素而加重,苔薄白,脉弦。 治法 疏肝和胃,理气消痞 方药 越鞠丸加减 5、脾胃虚弱证 症状:脘腹满闷,时缓时急,喜温喜按,纳呆乏力,肢冷少气,大便溏薄,舌淡,苔薄白,脉沉弱。 治法 健脾益气,理气运导 方药 补中益气汤加减 6、肝胃阴虚证 症状:脘腹满闷,嘈杂似饥,饥不欲食,口干不思饮,咽干唇燥,大便干结,舌体瘦,质嫩红,少苔或无苔。 治法 滋阴柔肝,和胃消痞 方药 一贯煎加减 7、寒热错杂证 症状:心下痞满,按之柔软,恶心欲吐,肠鸣下痢,苔白或黄腻,脉弦或沉细。 治法 辛开苦降,和中消痞 方药 半夏泻心汤加减 【其他疗法】 针灸治疗: 常取穴位有:中脘、梁门、足三里、三阴交、太冲。 五、难点分析: 1.诊疗常规辨证分型难以全面涵盖临床多变的症状组合;寒、热、虚、实的简单证型较少出现,寒热并存、虚实同在的多见。临床应用中药治疗时往往根据具体情况以一方为中心加减运用,或数方组合应用。临床辩证为重点及难点。 2.辨证论治难度较大:中国人CAG胃粘膜之萎缩主要见于胃窦部,腺体萎缩呈片状、岛状、镶嵌状,常伴有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息肉等。癌前病变主要是中、重度异型增生和(或)不完全大肠型化生。临床报道轻、中度异型增生多,中、重度异型增生偏少,粘液染色未区分出不完全性大肠化生进行治疗。 3.疗程尚未统一,缺乏阳性对照药:目前疗程有长有短,短者2月长者1年。多数无阳性对照药。 六、疗效评价 中药疗效评价主要依靠症状的缓解程度: 痊愈:胀满、腹部疼痛、伴随症状及体征完全消失。 有效:胀满、腹部疼痛、伴随症状部分缓解,体征消失。 无效:胀满、腹部疼痛、伴随症状及体征无明显改善。 消化性溃疡 一、概述 消化性溃疡是常见的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指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由于溃疡的形成与胃酸及胃蛋白酶的消化作用有关,故称之为消化性溃疡。临床上,十二指肠溃疡远较胃溃疡多见。 二、诊断 (一)临床表现:季节性发病,常见于春秋季节,容易复发。节律性上腹痛 ,胃溃疡呈进食—疼痛—缓解规律,十二指肠溃疡呈疼痛—进食—缓解规律,并伴有夜间上腹部疼痛。 (二)理化检查: 胃镜检查:胃镜检查是确诊消化性溃疡的最可靠的手段。可分为活动期(A1、A2)、愈合期

文档评论(0)

f8r9t5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8000054077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