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2年第二学期揭阳二中第六周周考文综试题
揭阳第二中学高三级第六周文综试题
一、选择题
根据中国科学院国情分析课题小组的研究报告,1952年,我国农业的劳动力容纳力已基本饱和,大体维持“一个人的活儿,一个人干”。假设“人口自然增长率一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剩余劳动力增长率”,结合下右图回答1~2题。1.依据图中信息,下列年份中,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的增长率最大的是 A.1958年 B. 1965年 C. 1975年 D. 1985年.图示时期,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这说明我国 A.人口自然增长率大幅度提高 B.人口出生率特别高 C.城市经济发展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能力有限 D.城市化进程大幅加快表1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省级行政中心的气温资料.甲城市所在省级行政区突出的地理特征为 ( )A.喀斯特地貌典型 B.多雪峰和冰川 C.环境人口容量大 D.傣族集中分布区.绘制图幅相同的省级行政区图,其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序的是 ( )A.西藏自治区、云南省、贵州省、北京市 B.北京市、贵州省、西藏自治区、云南省.C.北京市、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D.贵州省、北京市、云南省、西藏自治区
8.1961 年以来,该地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A.水稻田 B.弃耕地 C.园艺业用地 D.鱼塘.从 1961 年至 1991 年,该地区弃耕地面积逐年扩大,其原因可能是
A.农产品市场萎缩 B.水果及花卉生产利润大
C.城市用地规模扩大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12.《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孔子不主张对饥民实施救助 ②孔子将民生问题政治化 ③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 ④能够体现孔子“仁”的思想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④
13.魏晋南北朝时期,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描绘出一块亦真亦幻的人间净土。现在自称“桃花源”的地方主要分布在今天的湖南、湖北、江西、安徽一带,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A.南方经济发达 B.南北统一是大势所趋
C.作者主要生活在江南地区 D.北方战争频繁,南方相对安定
14.学术界把明末以后称作“中西文化融会期”。促成这一“文化融会期”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A.新航路的开辟与殖民扩张 B.明朝国力的强盛
C.西方工业文明的影响 D.郑和下西洋的推动
15.王华在阅读我国古代历史文献时发现,“马上”“马甲”“马头””“马褂”“马蹄”“马前卒”“马到成功”“马革裹尸”“马首是瞻”等有关“马”的用语特别多,而现代常用文字中“机器”“机舱”“机车”“机电”“机工”“机构”“微机”“机械”“机帆船”“机关枪”等关于“机”的词汇比较多。造成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生态恶化,物种消失 B.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转变
C.传统文明的逐渐消失 D.文字改革的发展趋势
16.朱维铮在《重读中国近代史》中有这样的叙述:“(缔造者们)言辞的崇高与行为的凶暴,平等的许诺与特权的森严,恰成对比,越来越使渴望解脱重重压迫的贫民失望。”这一观点最有可能用来描述近代中国的
A.鸦片战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
17.“国也者,积民而成,国之有民,犹身之有四肢、五脏、筋脉、血轮也。未有四肢已断,五脏已瘵(zhài,病),筋脉已伤,血轮已涸,而身犹能存者;则亦未有其民愚陋、怯弱、涣散、混浊而国尤能立者。欲其国之安富尊荣,则新民之道不可不讲。”下列表述是对梁启超这番话的理解,其中最准确的是
A.国运兴衰取决于国民素养 B.提倡西学,反对愚昧
C.国民应当为国家而献身 D.发展教育,振兴中华
18.右图所示漫画《梅开三度》反映了
A.世界多极化格局基本确立
B.大国结盟成为国际交往的发展趋势
C.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变化
D.外交工作的开展离不开稳定的政治环境
19.右边漫画体现了罗马法的哪一原则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法律至上
C.维护私有财产
D.不告不理及无罪推定
20.某场革命被认为是“一切革命当中最温和又最成功的”。以下是对这一说法的判断,其中合理的是
A.是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合理描述 B.是对美国独立战争的夸张追忆
C.是对法国大革命的高度赞誉与肯定 D.是对俄国十月革命的准确观察
21.“他们是竭泽而渔”(罗斯·特里尔著《毛泽东传》),毛泽东曾经这样谈论苏联斯大林时期经济建设的教训。此处毛泽东所说的“渔”指的是
A.环境保护 B.农业生产 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