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因此陈述对象一致是语句衔接的重要条件
练习:《三维设计》P75 7.(2009·湖南高考)为上联“心平浪静,秋月芙蕖湘水碧”选择下联,最合适的一项是( ) A.志远天高,春风杨柳麓山青 B.情深海阔,夏日荷花潇江红 C.气壮山威,鲲鹏展翼楚云飞 D.身正才卓,冬雪松竹衡岳高 解析:根据对联的特点,“山”对“水”,“春”对“秋”的特点来判断。 答案:A 此外:A选项的“志远天高”与题干的“心平浪静”在音节上更加和谐,因此,语句复位题的还需要注意“音节和谐原则”。 六、音节和谐原则 要符合诗歌或语句在字数、句式、平仄、音韵、格律等方面特有的规定。 练习:填入画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 (1)每逢深秋时节,——松竹山茶,色彩绚丽,美景尽览。 (2)远眺群山环抱,——近看小河流水,茶园葱绿,松竹并茂。 ①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②置身山顶俯瞰,槐榆丹枫,③白云缭绕,层林叠翠;④层林叠翠,白云缭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D 《三维设计》P75第8、9、11、14、15题 * * * * * * * * * 第二课时 考查点二 语句复位题 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 语句复位的一般原则 ⑴主语一致原则 ⑵话题一致原则 ⑶结构一致原则 ⑷意境一致原则 ⑸一一对应原则 ⑹音节和谐原则 《三维设计》P75 13.(2010·长郡中学考试)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做任何事情,你只有感觉它有味道,才会产生兴趣。比如喝茶,你品出了茶的清香, ; 比如看画,你悟出了画的神韵,才有兴趣去看它……读书也一样, ,是不可能有持久的读书兴趣的。 ①才感到喝茶有兴趣 ②才有兴趣去喝它 ③你若读不出味道来 ④读书的味道不浓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解析:第一空选②与下文的句式一致,而整段文字的主语为“你”,为了使主语保持一致,第二空选③。 答案:B 1、主语一致原则 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一个意思要表达连续、完整,陈述对象必须保持一致,这是句子表达的基本要求,如果中途改换陈述对象,势必造成句子语气、语意的中断或阻隔,因此,陈述对象一致是语句衔接的重要条件。 练习:《三维设计》P75 12.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 (1)桐庐街道虽小,却并无狭窄之感, ,这似乎是别的小城市中所不常见的。 (2)我住在楼上,窗子又正对着风口,每当狂风大作, ,常令我夜不能寐。 ①街树疏疏地种在道旁 ②道旁疏疏地种着街树 ③屋瓦齐鸣,龙吟虎啸 ④龙吟虎啸,屋瓦齐鸣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解析:第一句承接前面的主语,保持主语的一致性;第二句“龙吟虎啸”修饰的应该是狂风,如认为是修饰屋瓦,则失实。 答案:B 《三维设计》P73 [例5] (2008·湖南高考)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 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龙的传人” 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 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思路分析] 本语段的话题是“龙”,这一句应该是解说前一句“舞龙”“备受欢迎”的原因,后一句是解说龙的群众基础。 [答案] B 2、话题一致原则 所谓“话题一致”,指的叙述一件事情,或者说明一个道理,要围绕一个中心说话,保持话题的前后统一。 练习:和下面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梅尧臣的诗句“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常被后人引用,借以表明 。 A.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短长 B.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缺憾 C.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千秋 D.任何人和事物都各有所爱 B [简析]本题的引文由两句组成,前句一个“逊”字点出梅花没有雪花白;后句一个“输”字点出雪花没有梅花香。可见,这两句都是从梅花和雪花的不足入手的,都是揭示美好的事物的缺点的。A、C两项中的“短长”、“千秋”是从优劣两个方面分析的,D项的“各有所爱”是从优点方面分析的,它们都不能照应原文中的“逊”和“输”,转换了话题,内容不够统一。只有B项的“各有缺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