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医院研究论文 医学影像数字化.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医院研究论文 医学影像数字化

医学影像数字化 北京医院PACS系统简介 走出应用孤岛 建立PACS之前要解决的问题 PACS 如何规划 SAN有沃土 医学影像数字化 解放军总医院放射科 邱本胜 -------------------------------------------------------------------------------- ---- 一些发达国家的大医院里,早在20世纪80年代初就建成了完善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 (HIS),近几年国内各医院也都在争先恐后地建立自己的HIS系统,但在整个信息化建设中,数字化成像技术一直是一个难题。目前,真正能够建立起全院性的PACS(集成的医学成像系统)的医院还为数不多,这些问题很大程度上是由于PACS与HIS及其他系统没有实现很好的集成。怎样保证先进的PACS系统能够在正确的地点、合适的时间最大限度地提高医生的诊断质量和效率,是我们需要不断探讨的问题。 ----医学影像在医学诊断和教学科研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目前医学影像的保存方式仍然是以胶片为主,这种保存方式存在着费用高、管理困难和影像资料共享困难等诸多问题。此外,随着计算机在医学临床应用的日益增加,医学影像作为电子病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逐步走向数字化和网络化。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以及大容量存储介质和影像压缩技术的应用,医学影像的数字化存储已成为可能。通信网络技术的发展也使医学影像可以迅速传输,可方便地实现影像资料共享和远程会诊等功能。 PACS来龙去脉 ----PACS是医学影像存档和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的英文缩写。它以高速计算机设备为基础,以高速网络联接各种影像设备和相关科室,利用大容量磁、光存储技术,以数字化的方法存储、管理、传送和显示医学影像及其相关信息,具有影像质量高,存储、传输和复制无失真、传送迅速、影像资料可共享等突出的特点,是实现医学影像信息管理的重要条件。 ----PACS系统与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远程医学 (Telemedicine)有极其密切的联系,可以说PACS是实现未来远程医学的基础。远程医学可以分为三类:远程医学教育(Teleeducation)、远程会诊(Teleconsultation)和远程诊断 (Telediagnosis)。 ----国内的远程医疗一般是使用视频会议系统进行双方的通信,病人信息和诊断影像通过视频方式传递,影像质量得不到保证,与通过胶片观察有明显的差距。如果有PACS支持,则可以实时传递数字化的CT等医学影像,影像质量几乎没有损失,再加上HIS的集成功能,就可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远程诊断。 ----PACS的发展是在20世纪80年代初,它对数据存储容量、网络技术和通信速率等方面都有很高的要求。当时的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还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而且各种不同厂家的影像系统由于缺乏统一标准而在设备互联、影像传输方面存在障碍。所以在最初几年,过高的价格和有限的性能限制了PACS迅速发展和推广应用。 网络推动PACS的发展 ----1990年后,大容量低成本光介质存储技术、光纤和高速网络通信技术趋于成熟,产品价格大幅度降低。计算机运行速度的提高,使得对影像的实时分析成为可能。此外,对医学影像和信息进行计算机智能化处理后,可使影像诊断摒弃传统的肉眼观察和主观判断。借助计算机技术,可以对影像的像素点进行分析、计算和处理,得出相关的各类数据,为医学诊断提供更客观的信息。最新的计算机技术不但可以提供形态影像,还可以提供功能影像,使医学影像诊断技术走向更深层次。再加上医疗界对“无胶片”诊断需求的不断实现和具体化,PACS进入了一个高度发展的实用化阶段。 ----为解决不同厂商影像设备的互联问题,美国放射学会ACR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和美国国家电器制造商协会NEMA(National Electrical Manufacturers Association)制订了DICOM 3.0(Digital Imaging and Communications in Medicine,医学数字影像通信)标准,用来规范不同厂商影像设备和PACS设备的互联和通信。目前,越来越多的医疗设备厂商宣布支持DICOM标准。也就是说,这些厂商的医学影像设备自身带有计算机,可以通过符合DICOM规范的接口与其他医学影像设备进行通信和交换影像数据。国际上大多数影像设备制造商已经认识到,只有让自己的产品符合为公众所认可的统一标准(即DICOM 3.0),其产品才能具有生命力和发展前途。在美国,医学影像设备如果不支持DICOM标准,将不允许投放市场。这个由ACRNEMA标准发展来的DIC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