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古诗歌阅读+“古诗歌形象题”增分练+Word版含答案.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通用版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七+古诗歌阅读+“古诗歌形象题”增分练+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诗歌形象题”增分练 (时间:60分钟 满分:88分)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11分) 春晚书山家屋壁二首(其二) 贯 休 水香塘黑蒲①森森,鸳鸯②如家禽。 前村后垄桑柘③深,东邻西舍无相侵。 蚕娘洗茧前溪渌,牧童吹笛和衣浴。 山翁留我宿又宿,笑指西坡瓜豆熟。 [注] ①蒲:多年生草本植物,生池沼中,高近两米。根茎长在泥里,可食,叶长而尖,可编席、制扇。②():一种像鸳鸯的水鸟。③柘():一种树。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一、二两句描绘了静谧安恬的田园之景,暗颂了村民的勤劳。 B.三、四两句描绘了美好和谐的农家生活,寄托了诗人对农家生活的向往。 C.后四句塑造了包括诗人在内的四种人物,虽然着墨不多,但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D.最后两句中山翁见诗人到来,热情地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 E.此诗给人以清新健美之感,在晚唐缠绵颓废的诗风中,可谓独树一帜。 解析:选DE D项,“向他兜售自家产品,希望他住下来能多用多买”有误,应是表现了山翁好客的性格特点;E项,晚唐诗风不是“缠绵颓废”,而是“绮丽纤弱”。 ★(2)本诗最后两句刻画了“山翁”怎样的性格?一个“熟”字回应了上文哪些情景?(6分) 答: 解析:第一问,概括山翁的性格,注意尾联的关键词“留、笑、指”。第二问,考查“熟”字的妙用,要明了“西坡瓜豆熟”对于农民的重大意义。正是因为丰收,所以才会有和乐美好的乡村生活。 答案:最后两句诗通过刻画山翁殷勤地留宿和“笑指”等词语的渲染凸显了其淳朴善良、殷勤好客的性格特点。(3分)本诗在末尾用一“熟”字回应上文“满塘黑森森的香蒲”与“田头地垄的桑柘”以及“蚕娘洗茧”等情景。(3分) 2.阅读下面这首清诗,完成(1)~(2)题。(11分) 秋登越王台① 康有为 秋风立马越王台,混混龙蛇最可哀。 十七史从何说起②,三千劫③几历轮回。 腐儒心事呼天问,大地山河跨海来。 临睨飞云横八表,岂无倚剑叹雄才? [注] ①越王台:一名粤王台,为西汉南越王赵佗所建,位于广州越秀山上。此诗作于光绪五年(1879)秋,此时康有为22岁。②十七史从何说起:用宋末文天祥语。文天祥被俘后,元人劝降。文天祥答道:“一部十七史,从何处说起?”意谓事情太多,一切无从说起。③三千劫:印度佛经记载,世界经历若干万年毁灭一次,叫作一“劫”。“三千劫”意谓天灾人祸之多。 (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点明时间、地点并感怀,“秋风”渲染气氛,“混混龙蛇”喻君子与小人混杂,“最可哀”表达作者的政治情怀。 B.颔联运用典故,写得很含蓄,像是说史谈经,实则针对现实,通过反思民族灾难沉重的历史,展现多灾多难的社会现实。 C.颈联实写祖国壮阔山河,抒发自己的壮志豪情。“腐儒”是作者的自谦之词,“呼天问”意指向天发问,诉说内心无限感慨。 D.尾联“临睨”是居高临下的意思,“八表”即八方之外,借自然景象表现作者的气概,反问语气强化了作者的感情。 E.全诗是游览名胜古迹之作,而诗的内容却没有写景记游,作者直抒胸臆地表达自己的感慨,这种写法别具风味。 解析:选CE C项,“实写祖国壮阔山河”错,应是虚实结合地写出“大地山河跨海来”的壮阔景象,表现诗人内心的豪迈。E项,“没有写景记游”错;“直抒胸臆”错,全诗采用了比喻、用典、融情于景等手法。 ★(2)结合全诗,对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做简要分析。(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从人物的动作、神态和心理入手,结合诗句内容分析出忧时伤世、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形象。 答案:全诗刻画了一个忧时伤世、慷慨激昂的爱国青年志士形象。(2分)抒情主人公对着萧瑟的秋风,立马在越王台上,感慨民族多灾多难的历史,向天呼喊,表现了他不可遏制的忧愤之情;(2分)他登高望远,睥睨天下,展现出想要报效国家力挽狂澜的胸襟和抱负。(2分)(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2)题。(11分) 感 旧 陆 游 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 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 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 奇士[注]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 [注] 奇士: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  ) 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 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 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 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情感,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