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VIP

湖南省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年下学期期末及选修模块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结业考试试卷 高二语文 命题人:万小林 审题人:胡樱 时 量:150分钟 分 值: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76分) 现代文阅读(40) (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 (选自《王阳明全集》) 【注】①厥考:厥:代词,他的;考:指死去的父亲。 ②孥(nú):儿女。 10.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客有造竹所者        造:拜访 B.母性素严重         严重:严肃稳重 C.逮子华官翰林        逮:捉拿 D.先生复推其半以赡弟     以:用来 1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把文言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3分)(2)(3分)(3)(分) 宋 张抡 秋入云山,物情潇洒,百般景物堪图画。丹枫万叶碧云边,黄花千点幽岩下。 已喜佳辰,更怜清夜,一轮明月林梢挂。松醪常与野人期,忘形共说清闲话。 【注】“松醪”:是松膏酿制的酒。 14.下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5分) A. 首句“秋入云山”,语言简明形象,“入”字写出了深山秋意飒然而至的景象。 B. 词人以“潇洒”形容“物情”,赋予山中万物以情志风神,秀逸灵动,意蕴无穷。 C. 下片写月圆之夜,诗人身处良辰佳景,独对冷清的秋夜,难免心生孤寂悲切之情。 D. 这首词在语言上很有特色,不仅音韵和谐,辞意兼美,而且十分典雅,含蓄蕴藉。E. 上片写了斑斓如画的秋山景象,下片写了清朗闲雅的山居之景,诗中有画,情景交融。 15.词人的山居生活有什么特点?词中是怎样表现的?(4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8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8分)? (1)《夜归鹿门歌》中诗人归鹿门所见景象的诗句是: , (2)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 “_____ ____, ________” 两句写登天姥仙山的所见所闻,只见东方的海中涌出一轮红日,四周是苍翠的群山,耳际是山顶的天鸡的叫声。《阁夜》中形成鲜明对比反映人民的深重灾难,显示地方风情的诗句是:????????????????,????????????????在阿房宫赋中???,?????????”。 株洲市第十八中学2017年下学期期末及选修模块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结业考试试题答案 高二语文 1.C (A.“其中巢父、许由就是中国最早的隐士”说法不正确,文中只是说“如果从传说中的巢父、许由算起”;B.中国后来的许多隐逸思想不是由孔子的“道”发展来的;D.庄子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而不是全面系统地提出了中国的隐逸理论中追求纯粹的自我存在的思想。) 2.C (C项,“隐士是士阶层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原文并没有说是最重要的部分,选项曲解文意。) 3.B (B项,有两处错误:第一处,他的目的就是要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依据原文,“有力地反对封建政治意识形态”是一种客观效果,而非主观目的;第二处,“发挥了强烈的破坏作用”表述错误。) 4、C、E(答对一项給2分,答对两项给4分,多答不给分。) (A项错误在于,“此时她产生了把项链据为己有的念头”的说法同原文不符;B项错误在于,“没有见过奢侈品”的说法原文无据,属于想当然的说法;D项错误在于,这种因果关系不成立,原文意思是说,她因为戴有项链,所以觉得自己又散发出妩媚秀气。) 5、①敬业负责。她每天一大早就上班,仔细检掉落的叶子,不让小区有一点垃圾;②不贪便宜。她把捡到的金项链归还失主,知道受赠的项链是真的后,没有迟疑就去归还;③不图回报。她认为把别人的东西归还别人是应该的,坚决拒收杨女士给她的一万元钱;④善良坚强。她在十八年前收养了被遗弃的女婴,靠做清洁工独自供养女儿上大学,却坚决不要别人的东西。(每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5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6、①以项链为线索组织材料,使结构主干突出,不枝不蔓。全文围绕“项链”展开故事情节,依次写了捡到项链、归还项链、酬赠项链、得到项链、借用项链、了解项链、归还项链等情节。②通过与“项链”有关的情节塑造人物形象。主人公两次归还项链,表现出拾金不昧、不要回报的高尚品格,折射出她的光辉形象。③突出主题思想。“项链”是连接三个人物的纽带,李梅正直厚道地认为捡到的和别人酬谢的项链都应该归还;杨女士故意把金项链说成是假冒的,是为了兑现承诺,表示酬谢;李梅的女儿知道项链是真的后如实告知妈妈:小说热情地赞颂了人世间美好的人格。(每答对一点给2分,给满5分为止。意思对即可) 7、DA (D3分, A 2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moon888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