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十章 醇、酚、醚汇
                          第十章  醇、酚、醚     学习要求:     1、掌握醇、酚的结构特点及化学性质的差异。     2、熟练掌握醇、酚、醚的基本反应与鉴别方法。     3、掌握醇、酚、醚的主要制备方法和重要用途。   4、初步掌握消除反应历程及其影响因素,理解和判断消除反应与亲核取代的竟争。  醇、酚、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 醇与酚还有相同的官能团:羟基(-OH)。 相同分子式的醇与醚互为同分异构体。                  10—1  醇     一、 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 结构          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R-OH)。              C、O都是sp3杂化。       醇除了C-C、C-H键外,还有C-O和O-H键。化学反应中容易断裂的化学键是 :C-O和O-H键,常见的化学反应是与活泼金属作用(O-H,断裂,酸性)、亲核取代反应(OH被取代)、消除反应(消除OH和?-H).   2、分类    3、醇的命名       1) 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俗称为甘油等。   2) 普通命名法     将相应烷烃名称前的“烷”改为“醇”      以下醇的普通名被IUPAC接受   3)系统命名法   A、羟基作母体:选取含羟基最长的碳链作主链。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要标明。例如:        B、羟基作取代基:当其它基团优先于羟基作化合物类名时。  二、醇的物理性质      1、? 沸点: 1)比相应的烷烃的沸点高100~120℃(形成分子间氢键的原因), 如乙烷的沸点为-88.6℃,而乙醇的沸点为78.3℃。 2) 比分子量相近的烷烃的沸点高,如乙烷(分子量为30)的沸点为-88.6℃,甲醇(分子量32)的沸点为64.9℃。  3)含支链的醇比直链醇的沸点低,如正丁醇(117.3)、异丁醇(108.4)、叔丁醇(88.2)。     醇的分子间氢键   2、溶解度     3、结晶醇的形成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类  (MgCl2、CaCl2、CuSO4)形成结晶状分子化合物,也称结晶醇 。       如: MgCl2.6C2H5OH、 CaCl2.4C2H5OH 、     CaCl2.4CH3OH。                                  结晶醇不溶于有机溶剂而溶于水,利用此来除去少量低级醇。    三、醇的光谱性质     1、 IR                        -OH有两个吸收峰:           3640~3610cm-1 未缔合的OH的吸收带,外形较锐。           3600~3200cm-1缔合OH的吸收带,外形较宽。      C-O的吸收峰        在1000~1200cm-1:                                  伯醇在1060~1030cm-1                                  仲醇在1100cm-1附近                                  叔醇在1140cm-1附近   2、 NMR                O—H的核磁共振信号由于受氢键、温度、溶剂性质等影响,δ值在1~5.5的范围内。    四、醇的化学性质      1、活泼氢被活泼金属取代 酸性 举例             醇与Mg、Al反应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醇的鉴别:适用于C6以下叔、仲、伯醇的鉴别。       醇与卢卡斯(Lucas)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反应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但一般仅适用于3—6个碳原子的醇。    原因:    1)1—2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发。大于6个碳的醇(苄醇除外)不溶于卢卡斯试剂,易混淆实验现象。    2)醇与HX的反应为亲核取代反应,伯醇为SN2历程,叔醇、烯丙醇为SN1历程,仲醇多为 SN1历程。    3)β位上有支链的伯醇、仲醇与HX的反应常有重排产物生成。     例如:           原因: 反应是以SN1历程进行 这类重排反应称为瓦格涅尔-麦尔外因(Wagner-Meerwein)重排,是碳正离子的重排。   反应历程 2) SN1(叔醇与HX)   3、与卤化磷和亚硫酰氯反应         与卤化磷反应的特点: 1)不发生重排; 2)副反应:成酯。 与氯化亚砜发应的特点:1)无重排;2)产率高;3)易分离。  4、与酸反应(成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 VIP
 - 儿童A族链球菌咽扁桃体炎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5).pptx VIP
 - 中国高尿酸血症与痛风诊疗指南解读PPT课件.pptx VIP
 - 部编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讨论 教学设计 .docx VIP
 - 2023年最新资料员考试题库附参考答案【精练】.docx
 - 2024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分析—中兴通讯为例.docx VIP
 - 精神分析人格and人际交往课件.pptx VIP
 -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市历下区 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道德与法治试题(原卷版).docx VIP
 - 机械制图习题集(第4版)张绍群课后习题答案解析.pdf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