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病学教学系列之一.ppt

  1. 1、本文档共2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温病学教学系列之一

風溫 溫病學教學系列之一 一、定義 風溫是感受風熱病邪所引起的以肺衛表熱證為初起證候特徵的急性外感熱病。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發生,但多見於春冬兩季,其發於冬季的又稱冬溫。 根據風溫發病季節和臨床表現,它與現代醫學的大葉性肺炎、病毒性肺炎,或冬春季節的上呼吸道感染、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氣管炎等疾病相似,故這些疾病可參考本病辨證論治。 二、病因 感受春季或冬季的風熱病邪,發病原因分內外兩個因素: (一)外因是春季陽氣發泄,氣候溫暖多風,或冬季應寒反溫。 (二)內因是由於素體稟賦不足,或起居不慎,腠理失密。 從而導致風熱病邪從肺衛侵襲人體而發病。 三、病候特點 風溫的病變部位以肺經為主。 初起以肺衛表熱證為特徵,肺衛之邪內傳,即可順傳氣分,壅阻肺氣,鬱於胸隔,或傳入陽明,亦可直接內陷心營。 病變過程中易化燥傷陰,後期多肺胃陰傷之證候。 四、治則 風溫病初起,邪在衛分,病變部位多在上焦肺經。 傳入氣分後,邪在上焦氣分,病變部位有邪熱在肺和在胸膈的不同;邪熱傳入中焦氣分,亦有在胃、在腸之分。 病在營分多涉及上焦心包,後期往往導致肺胃陰傷。 初起邪在肺衛,宜辛涼宣解,以透邪外出,使之不致內傳,但忌辛溫發汗。 邪傳氣分,宜辛寒清熱或苦寒攻下。溫邪傳至氣分,須掌握手太陰(肺經氣分)和足陽明(陽明氣分)的不同證候,分別運用清法和下法治療。 如內陷心包,宜清心開竅。後期邪退,肺胃津傷,宜甘寒清養肺胃之陰。 風溫辨證論治 一、邪在衛分證 (一)風溫客表 【證候】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口微渴,苔薄白,舌邊尖紅,脈浮數。 本證的發熱、微惡風寒、無汗或少汗、頭痛、咳嗽、苔薄白等證,頗與外感風寒相似; 但風寒在表,發熱較輕而惡風寒較甚,且口不渴,脈多浮緩或浮緊; 而風溫在表,則發熱較甚,惡風寒較輕,口必微渴,脈多浮數;故兩者見證顯然有別。 【治法】辛涼解(透)表 凡邪在肌表之治,宜辛散之劑,以驅除外邪。本證係邪客衛表,當治以辛散解表。 但解表之劑有辛溫、辛涼之別,辛溫適用於風寒在表之證,本證為風熱客表,治宜辛涼。 【方劑】銀翹散(溫病條辨)。 連翹一兩,銀花一兩,苦桔梗六錢,薄荷六錢,竹葉四錢,生甘草五錢,荊芥穗四錢,淡豆豉五錢,牛蒡子六錢。 上杵為散,每服六錢,鮮葦根湯煎,香氣大出即取服,勿過煮。 肺藥取輕清,過煮則味厚而入中焦矣。病重者約二時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輕者三時一服,日二服,夜一服。 病不解者,則再服。 本方取輕清宣透之品以清宣肺衛之邪。 銀翹散方解 芥穗、豆豉、薄荷,解表發汗,袪邪外出; 牛蒡、甘草、桔梗,輕宣肺氣以除咳嗽; 連翹、銀花、竹葉,清熱宣透;葦根,生津止渴。其中淡豆豉能表汗亦能透達裡熱。 從本方藥物來看,是以辛涼為主,而稍佐辛溫之品,以增強表散之力。 吳鞠通稱本方為辛涼平劑,用於風熱客表而發熱惡寒、無汗者最為合適。 溫病條辨 太陰風溫、風熱、溫疫、冬溫,初起惡風寒者,桂枝湯主之;但熱不惡寒而渴者,辛涼平劑→銀翹散主之。 說明:風溫初起衛氣閉鬱必有表寒症,依表寒輕重,其表症用藥不同,輕則用蔥白淡豆豉或防風荊芥,重則用紫蘇葉羌活或桂枝附子,故用桂枝必為重症之表寒裡熱,即所謂寒包火證。 程門雪醫案 羅男 惡寒甚劇,身熱顳痛,胸悶泛惡,苔白黃膩,舌尖絳,脈浮弦,診為勞倦感邪所致。 桂枝八分 柴胡一錢 薄荷八分 清水豆卷四錢 赤苓三錢 薑半夏二錢 薑川連四分 黑山梔錢半 陳皮錢半 桑葉三錢 杭菊二錢 荷葉一團 甘露消毒丹四錢(包煎) 方投後惡寒已消,諸恙均減。 加減: 1.如伴見胸膈痞悶、苔薄膩者為兼有溼阻氣滯:可加藿香、鬱金之類以化溼理氣。 2.因熱盛傷津而口渴明顯者:可加花粉以清熱生津。 3.兼溫邪挾毒而項腫咽痛者:可加馬勃、玄參、射干、山豆根以利咽消腫 4.因肺氣失降而咳嗽較甚者:可加杏仁以宣降肺氣。 5.因熱傷陽絡而衄血者:應去荊芥、豆豉之辛溫助熱,加白茅根、側柏炭、梔子炭等以清熱止血。 6.如熱漸入裏而傷及營分者:加細生地、麥冬以清熱滋營。 7.如熱傷津液而小便短少者:當用甘苦合化陰氣法,宜加苦寒之知母、黃芩、梔子撤熱救陰及甘寒之生地、麥冬養陰生津。 (二)風邪襲肺 【證候】但咳,身不甚熱,口微渴等 説明:風邪襲肺與風溫客表均為邪在衛分階段,輕則以桑菊飲,重則以銀翹散。 【治法】宜辛涼輕透風熱。 【方劑】桑菊飲(溫病條辨)。 杏仁二錢,連翹一錢五分,薄荷八分,桑葉二錢五分,菊花一錢,苦桔梗二錢,生甘草八分,葦根二錢。 水二杯,煮取一杯,日二服。 溫病條辨 太陰風溫:但咳、身不甚熱、微渴者,辛涼輕劑,桑菊飲主之。 桑菊飲方解 本證邪襲肺衛,以肺失宣降為主要表現,表衛閉鬱較輕,故以杏仁、桔梗、甘草宣肺利氣;桑葉、菊花、薄荷、連翹輕透表熱;佐葦根甘涼生津。 桑菊飲與銀翹散均為風熱初

文档评论(0)

153****9595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