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参考
诗词五首教案设计参考 目的要求 一、通过诗的学习,正确认识唐代诗歌的伟大成就。从而了解古代灿烂的文化。 二、提高分析诗句、欣赏诗歌的能力。 三、领会诗中的情景,场面,并体会这些描绘对刻画人物,表达中心的作用。 要点难点 一、对诗中警策语句的理解与鉴赏。 二、对诗歌刻划人物形象的理解。 三、理解并鉴赏诗的精练概括的语言。 写作背景 《出塞》 盛唐开元、天宝(713—756)数十年间,是我国历史上一个繁荣时期。当时对西北边疆的征伐、守卫,战争频繁,征戍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许多诗人从不同角度接触到这个题材。其中许多诗人都有过边塞生活的经历,他们用诗描写塞外景色,抒写将士精神生活,复杂矛盾的感情,充满了悲凉、豪迈、浪漫的情怀。王昌龄就是边塞诗人中之佼佼者。 《卖炭翁》 白居易(772—846)他生活在藩镇作乱,社会动荡不安的中唐时代。白居易是“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之一,提出“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纲领。白居易一生写了三千多首诗,其中“讽谕诗”部分是最有价值的现实主义作品,这些诗对于当时社会上许多不合理的现象给以无情的揭露,象一面镜子一样反映了中唐时代的社会面貌。 关于“宫市”。《旧唐书》曾有这样的记载:“宫中遣内官买物于市,倚势强买,人畏而避之,呼为‘宫市’。”“宫市”制度并不始于唐代,但在唐代很盛行。尤其到中唐,宦官内使气焰嚣张,把它当作一种直接向人民勒索财钱、抢掠货物的手段。这种残酷剥削人民的制度当然会遭到人民的强烈反对。而当时一些比较了解民情,意欲改革政治的官吏,对宫市也是不满的。白居易的《卖炭翁》就反映了这种意见。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756?),字少伯,江宁人,世称王江宁,是我国盛唐时代的著名诗人。他在开元十五年(727)登进士第,补校书朗。二十二年(734),中博学宏词科。后来外调做汜水尉,迁江宁丞。他的诗和高适、王之涣齐名,有“诗家夫子”的称誉。绝句的艺术成就尤高,洋溢着浓厚的民歌气息,以精炼的艺术语言反映了真实而丰富的社会生活画面。风格清丽,气魄雄浑,形象生动鲜明。明代王世贞曾把他的七言绝句和李白一同推为“神品”。他后来被贬为龙标尉,世人又称他王龙标。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起兵反唐,他避乱回到家乡,被刺史闾邱晓所杀。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唐代著名的诗人。原籍太原,后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 白居易二十九岁考中进士,唐宪宗元和二年,他得到了翰林学士的职位,三年后被任为左拾遗。元和十年,因进谏触怒了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其后历任忠州、杭州、苏州刺史等职,直到升任刑部尚书。他提出了“文学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的进步文学主张,反对“嘲风雪,弄花草”而别无寄托的作品。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写了以《新乐府》和《秦中吟》为代表的许多讽喻诗,这些诗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疾苦,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罪恶,体现了“为时而著,为事而作”的现实主义精神。 白居易晚年意志逐渐消沉,自号香山居士,讲道学佛,饮酒论诗,过着半退隐的生活,于846年8月病逝,是年七十五岁。 白居易传下来的诗篇近三千首,著作有《白氏长庆集》。 主题思想 《出塞》 第一、二句是借景抒情。诗人由天上的明月地下的边关展开丰富的联想。“明月”“边关”自秦、汉至今一直存在,没有什么变化,但边关的战况却大不相同。秦、汉时期,对匈奴作战连连胜利,而现在,远离家乡,万里征战,不得回乡。短短的两句,平凡的诗行却触及到了当时的军国大事。这是因为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安逸之风盛行,边关将领骄奢淫逸,与契丹、回纥贵族统治者的斗争常常失利。作者通过写景、联想,为后两句作铺垫。需要提及的是“秦”“汉”为“互文见义”,不可理解成“秦朝的明月汉代的边关”。“万里长征”形容路远而非确数。 第三、四句紧接前文提出见解,希望朝廷任用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名将卫国戍边,使敌人不敢进犯,使将士能过上和平宁静的生活。这两句中,但,只要。龙城,卢龙镇,在今河北省,汉代名将李广曾驻守那里。飞将,汉代李广曾任右北平郡太守,匈奴称他为“飞将军”。不敢侵占他的防区。 《卖炭翁》 《卖炭翁》是白居易“新乐府诗”中颇具代表性的名篇。作品以通俗生动的语言,真切而充满同情与憎恶的描绘,再现了卖炭老人冒着寒冷饥饿卖炭的情景,和他遭到“宫市”的剥削敢怒不敢言的悲剧。全诗依据唐代的生活现实,对残酷的封建剥削制度给予了深刻揭露,对劳苦人民的遭遇表示了深切的同情,对打着“圣旨”横行霸道的宫吏差役进行了无情的鞭挞。 诗的前半部分,主要讲述卖炭翁的身世,和他砍柴烧炭直到卖炭的情景。诗人抓住人的外部特征和内心世界,相互结合,立体化地刻画“卖炭翁”的典型形象:“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犹如电影的特写镜头,突出老人的年迈而辛苦劳作。“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