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就业法律实务.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劳动就业法律实务

讲授的主要内容 一、大学生就业的常见陷阱与对策 二、劳动合同的内容 三、加班加点的劳动报酬规定 四、社会保险的规定 五、工伤的界定及费用承担 六、劳动中的常见纠纷及案例 七、劳动争议处理 一、大学生就业常见的陷阱与对策 陷阱一:承诺上的高职与实际上的低职 目前很多公司招聘业务员都是到各招聘网站搜集应届毕业生的资料,以高职加以诱惑。其实招聘的就是普通业务员,工资都难以保障。 案例: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毕业生小薛的遭遇。一天,小薛接到太平人寿保险公司的电话,被告知她已被该公司录取为“储备经理人”。小薛兴冲冲地来到该公司,原来是该公司从某招聘网站上的公开资料里“选”中了自己。而所谓的预先被录取的职位“储备经理人”就是“理财专员”。经过培训后,小薛才知道,原来该公司把自己招来就是做保险业务员。小薛所学的专业是“网络编辑”,与保险业没有任何关系,而不善言谈的小薛竟然被业务经理夸成了“他见过的最适合做保险的毕业生,不做保险将是终身遗憾”。 提示:毕业生一定要正确地认识自己,清楚自身实力,天上是不可能掉陷饼的。必须树立从基础做起的思想,逐渐展现自己的才华,不要轻信高职诱惑。 陷阱二、承诺上的优惠岗位与实质上骗取培训费 以优惠的岗位待遇并承诺录取作为诱饵,骗取培训费已是屡见不鲜了,但仍有毕业生求职心切,掉入此类陷阱。 案例:应届毕业生小刘,上个月接到某公司的面试通知,于是高兴地到该公司参加面试。一番面试后,该公司并没有当时就向他收取培训费,只是说让他先试用一段时间,然后再考虑是否录取他。小刘十分高兴,想好好表现一下,争取能留在该公司工作。于是,他起早贪黑地干了近一个月,结果却被告知:你干得不错,但专业知识不足,公司需要对你进行培训,请先交300元培训费。当小刘对此进行质疑时,该公司却说,不交培训费可以走人,但此前工作一个月的薪水免谈,令小刘气愤不已。 提示:正规公司会明确说明试用期,并且会得到相应报酬。培训费,一般由公司担负。因此,碰到收培训费的要格外警惕。 陷阱三、招聘方拒不承认的优惠的口头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与求职者就责、权、利达成口头约定,并不签订书面正式文本。涉世未深的大学毕业生极易相信冠冕堂皇的许诺,不愿怀疑对方的诚意。而这种口头合同是最靠不住的,因为难以举证,如果碰上小人,那些许诺就会变成五颜六色的肥皂泡。 案例:刚毕业不久的一位大学生,在毕业前的一次人才招聘会上,他将简历投给了一家房地产公司。公司一位副总经理与他交谈后表示对他很满意,希望能当场签下合同。当时他满心高兴,对方许诺,去了后有住房,而且月薪3000元以上。他当时没有丝毫犹豫就同意当场签约,生怕过了这个村就没那个店,想早早把这个好机会攥在手里。 对方出具的是一份早已打印好的合同。他草草地浏览了一下合同,合同格式很规范,合同条文也都很专业,双方的权利义务也规定得很清楚。他怀着一种兴奋的心情在上面签下了自己的名字。 提示:合同已成为规范就业市场重要法律依据,是合同双方维护自己权利的法律武器。一定要签定书面合同,并要看清内容。 进了公司他才知道,他的职位是公司销售部销售员。所谓的月工资3000元以上其实是与销售额挂钩提成。销售部10多名销售员,仅有一位销售员曾拿到过3000多元的月工资。对方许诺的住房是一间不到30平方米的破旧的仓库,挤住8个人。 他愤愤不平地找到了那位副总。对方阴沉着脸说:“那是口头上说的,并没有写进合同,再说,你如果好好干,月工资肯定不会低于3000元,至于住房,不就是条件差点吗。” 他找出当初与对方签订的合同,在工资条款里只写着“工资待遇高”,在住房条款里用词更是模糊———“由公司提供住处”。看到这里,他大呼上当,可是再往下看,却看出了一身冷汗。合同规定,聘用期为3年,应聘方如毁约,需按毁约时间交纳违约金,违约金为每年5000元。也就是说,如果他要求解除合同,必须向公司交纳1.5万元违约金。 陷阱四、不平等的格式合同 一些用人单位的合同是事先打印好的聘用合同,表面看起来,似乎无可挑剔,可是具体条款却表述含糊,甚至只规定了应聘者的义务。一旦发生纠纷,招聘方就会拿出这种合同来为自己辩护,应聘者吃亏。包括单方合同和生死合同。只规定一方义务的合同叫单方合同。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企业不承担任何责任的合同叫生死合同。 案例:吴先生到汉口一家科技公司任技术部副经理。签订劳动合同时,吴先生仔细看了后,觉得几个条款带有强制性和不合理性,比如,要求他妻子辞职,同他一起加盟该公司,因为他妻子所在的公司是该公司的竞争对手。尽管吴先生觉得这不合理,但还是签字了。一年后,吴先生被辞退,夫人也一并失业。 提示:个别企业利用应聘者求职心切的心理,只约定应聘方义务和违约责任。还有一些危险性行业的用人单位为逃避责任,常常在签订合同时,要求应聘方接受一旦发生意外事故,企业

文档评论(0)

jgx353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1134150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