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细胞骨架-细胞生物学.ppt
纤毛膜:位于纤毛或鞭毛的外部,是质膜的特化部分。 轴丝:位于纤毛或鞭毛的内部,由微管及其附属蛋白组装而成。 轴丝微管排列方式主要有三种: 9+2型:大多为动纤毛; 9+0型:一般是不动纤毛,是构成各种感受器的基础; 9+4型:极少数的纤毛属于此类。 纤毛的结构 纤毛和鞭毛的运动形式 纤毛 鞭毛 (纤毛) 运动—双联体微管通过动力蛋白滑动的机制 鞭毛 (纤毛) 运动—双联体微管通过动力蛋白滑动的机制 动力蛋白臂头部与相邻亚纤维B接触,促进动力蛋白臂上结合的ADP和Pi释放,头部角度改变,牵拉亚纤维B向鞭毛的顶端方向滑动; 新ATP结合使动力蛋白头部与亚纤维B脱开; ATP水解,放出的能量使头部的角度复原(这是一个能量较高的“姿态”); 带有水解产物的头部与相邻亚纤维B上另一个位点结合,开始又一次循环。 (四)纺锤体 和染色体运动 纺锤体的纺锤丝皆由微管构成。包括三种类型: ①动粒微管:连接染色体动粒与两极的微管; ②极微管:从两极出发,在纺锤体中部相互交错重叠的微管; ③星体微管:中心体周围呈辐射分布的微管。 (四)纺锤体和染色体运动 马达蛋白介导的纺锤体的行为 (一) 微管的形态结构 1 微管构成:微管蛋白和微管结合蛋白 1)微管蛋白(tubulin) :酸性球形蛋白,包括?和?-微管蛋白,以异二聚体形式存在; 其含有两个鸟嘌呤核苷酸(GTP/GDP)、Mg++、Ca++及秋水仙素和长春花碱结合位点。 结 构 13条原纤维构成,直径22~25nm。 原纤维由微管蛋白二聚体线性排列而成。 二聚体由结构相似的α和β微管蛋白构成,均可结合GTP。 微管的形态: 微管由13根原纤维丝形成的中空管状结构,每根原纤维丝由? ?异二聚体装配成; 电镜照片 微管横切 微管纵切 微管的极性 原纤维中,重复的亚单位是??异二聚体,???????? 所有的微管都有确定的极性。即:曝露?微管蛋白为负端,而曝露?微管蛋白为正端。即:+极的最外端是β,-极最外端是α球蛋白。 正端 负端 细胞中微管的极性 纤毛 存在形式 微管分单管、二联管、三联管。 单管:大部分细胞质微管是单管微管,它在低温Ca2+和秋水仙素作用下容易解聚,属于不稳定微管。 二联管:是构成纤毛和鞭毛的小管,是运动类型的微管,它对低温、Ca2+和秋水仙素都比较稳定。 三联管:见于中心粒和基体,它对低温、 Ca2+和秋水仙素是稳定的。 (二) 微管组装 1 组装方式: 形成异二聚体 短的原纤维 片状带 合拢成微管 使之延长 在两端和侧 面增加二聚体 达13根时 端点不断添加新的二聚体 延长 2 微管装配是一个动态不稳定过程:微管装配与去装配交替变换;微管两端具GTP帽,微管将继续组装,反之具GDP帽则解聚。 微管的组装与其底物(携带GTP的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的浓度有关。 组装体系中结合GTP的αβ-微管蛋白二聚体浓度较高,微管末端组装速度大于GTP水解速度,微管末端形成结合GTP的帽子,微管稳定延伸。 微管组装速度小于β-微管蛋白上GTP水解速度时,末端暴露结合GDP的微管蛋白,导致微管结构不稳定,表现出动力学不稳定性。 GTP帽子 微管体外装配-------踏车现象 踏车现象 微管的装配和解聚一般是受严格时间和空间控制的。 在一定条件下,微管一端发生装配使微管延长,而另一端发生去装配而使微管缩短。 当一端组装的速度和另一端解聚的速度相同时,微管长度保持稳定,这一现象称踏车现象。 两者的速度差别就决定了此微管是延长或是缩短。 注意:鞭毛、纤毛和中心粒的微管通常是不解聚的。 3、微管组装、解聚条件 微管的组装促进条件:生理温度、微管蛋白浓度、能量GTP、Mg2+及低浓度Ca2+。 微管的解聚条件:高浓度(1mM)Ca2+、低温、高水压。 解聚后以二聚体为基本单元存在于细胞质中。 (三) 微管特异性药物 秋水仙素(colchicine) :结合秋水仙素的微管蛋白亚基组装至微管末端,其他的微管蛋白亚基很难在此组装;同时,微管的去组装不受影响。 细胞内微管网络解体。 紫杉醇(taxol) :与微管结合后,阻止微管的去组装,增强微管的稳定性,但不影响新的微管蛋白亚基在微管的末端进行组装。 微管不停地组装,而不会解聚。 (四) 微管组织中心 (microtubule-organizing center,MTOC) 概念:细胞质中存在的促成微管蛋白聚合成微管的中心,可控制微管的数量、分布及方向。 常见微管组织中心 ◆动物细胞:中心体(动态微管) ◆酵母和真菌:纺锤体极体(动态微管) ◆鞭毛/纤毛细胞:基体(永久结构) ◆植物细胞:功能性的MTOC——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细胞生物学1-6章复习要点-1.ppt
- 细胞生物学6内膜.ppt
- 细胞生物学五章沈婷.ppt
- 细胞生物学原理与技术绪论.ppt
- 细胞生物学实验四课件.ppt
- 细胞生物学研究方法 4.ppt
- 细胞生物学第1章-绪论.ppt
- 细胞生物学第一章-绪论.ppt
- 细胞生物学第三版课件-绪论.ppt
-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沈婷.ppt
- DB23T - 晚香玉栽培技术规程.docx
- DB34T2078-2019 黄河鲤鱼池塘养殖技术规程.docx
- 老旧小区海绵城市改造技术规范 DB3405 T 0007-2024.docx
- DB34╱T 3327-2019 金鱼藻栽植技术规程.docx
- DB1306_T 175-2020 皂荚扦插育苗技术规程.docx
- DB15∕T 2400-2021 河套灌区有机肥施用与燕麦种植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docx
- DB15_T 2917-2023 草地早熟禾种子生产技术规程.docx
- DB23T - 森林扑火队员安全防护装备基本配置.docx
- 海水浴场信息服务规范 __DB1303_T 315-2021.docx
- DB15∕T 2346-2021 奶牛场建设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