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汉晋时期叉形器的考古学考察-中国考古.pdf

汉晋时期叉形器的考古学考察-中国考古.pdf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汉晋时期叉形器的考古学考察-中国考古

2017 年第6 期 四川文物 NO. 6. 2017 (总第196 期) Sichuan Cultural R elics TOTAL 196 汉晋时期叉形器的考古学考察 巩 文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 摘要:东汉、魏晋南北朝的墓葬中经常会出土一种镂空的两端为两叉或三叉的板样器 物,多为铜质,银质亦有出土,一般称作叉形器、叉形饰、铜叉、板形器、铜饰品、三子 钗、铜饰件等。叉形器多出土于男性墓,也有出土于男女合葬墓。通过考察叉形器的形制、 出土位置及伴出器物,可知其应该是用于固定头发的功能性用具,初步推测用于固定假发。 关键词:汉晋;叉形器;功能探讨 在东汉、魏晋南北朝的墓葬中出土有一种 饰品资料时,如何认识这类器物是不可回避的 镂空的两端为两叉或三叉的板样器物,多为铜 问题。 质,一般称作叉形器、叉形饰、铜叉、板形器、 该器两头端为对称的三叉或两叉形,多数中间 铜饰品、三子钗、铜饰件等,对这一器物的功 叉有小孔,外叉无孔装饰龙纹或龙头(或兽头), 能用途在清代的金石学著作 《金石索》 中,认 中间为长方形横框。横框内有些是分蓝小框,有些 为是 “太昊伏牺氏金币” (有图形拓本),这一 长方框内透雕龙纹,或为一龙,也有双龙。 认识早被抛弃。20 世纪五十年代认为是文具,[1] 一 出土情况 [2 ] 也有提出可能是绕线板, 后来多趋于认为是 贵族妇女头饰的居多,如孙机 《三子钗与九子 在各地出土的此类器物中均是铜质。只有鄂 铃》 中的分析,王兴之夫妇合葬墓的发掘者提 城六朝墓中出土一件银质的(M4029 ∶17 ∶1), 出是男士服饰品。 [3 ]在考察魏晋南北朝出土装 极为少见(表一)。 表一 汉晋时期墓葬出土铜叉形器一览表 出土状况 出土地点 件数 形状与尺寸 墓葬状况 备注 (出土位置与伴出器物) 江苏仪征化纤M99 1 长19.8 厘米,中段盘龙,有8 个小孔 不详 不详 东汉 一件较完整,两端各有两个相对称的龙 规模不大,出土遗 [4] 首,龙体扁圆,宽仅6 毫米,由四龙盘 江苏仪征胥浦东吴墓葬 2 无记载 物丰富,出土兵 推测孙吴早期 绕,浑为一体,构成几何图案,正反面都 器,推测墓主男性 镂刻有线纹和麟纹,全长20、宽5.8 厘米 甘肃安西旱湖垴墓地 双叉,形似两蛙对游,中间为圆形镂孔10 发现有棺椁、人骨 1 无记载 曹魏 M13 [5] 多个。长15.1、宽4.4、厚0.3 厘米 痕迹,未被盗 HM719

文档评论(0)

ailuoju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