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室气体减量法草案总说明.PDF
Appendix IV
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總說明
為減緩人類活動所排放之溫室氣體造成全球氣候變遷,聯合國於西元
一九九二年通過「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 United Nations Framework
Convention on Climate Change, UNFCCC )」,對「人為溫室氣體」
(anthropogenic greenhouse gases)排放做出全球性防制協議。嗣西元一九九七
年公約第三次締約國會議中通過具有管制效力之「京都議定書」(Kyoto
Protocol ),明確規範三十八個工業國家及歐洲聯盟,應在西元二○○八年至
西元二○一二年間將其溫室氣體排放量降至西元一九九○年排放水準平均
再減百分之五‧二,該議定書業已於西 元二○○五年二月十六日生效。京
都議定書所定溫室氣體排放減量目標固只針對簽署並批准的工業化國家始
生效力,惟後京都時期(post - Kyoto )即西元二○一二年之後,我國與其
他新興工業國家可能成為下一波受規範 對象,其規範之減量模式、目標與
期程尚在討論階段,具有高度的不確定性。
基於我國特殊之國際地位,無法簽署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與京都
議定書,惟身為地球村之一員,仍願依 據公約精神,承擔共同但差異的責
任,以成本有效 (cost effectiveness)及最低成本( the lowest cost )來防制氣候
變遷,並追求永續發展,爰擬具「溫室氣體減量法」草案,共分六章,計
二十八條,其要點如下:
一、 溫室氣體減量涉及政府行政部門相關權責業務,行政院應邀集中央有
關機關研擬及檢討有關溫室氣體減量之分 工、整合、推動等事項。中
央主管機關應擬訂溫室氣體減量方案,報請行政院核定後實施;中央
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依溫室氣體減量方案訂定減量目標及行動計畫
,並推動之。(草案第五條及第六條)
二、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進行排放量 之調查及氣候變遷調適策略之研
議;中央主管機關應進行氣候變遷衝擊評估、定期統計全國排放量,
179
建立國家溫室氣體排放清冊。(草案第七條)
三、國家能源、產業、運輸及住商政策之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定期
檢討及調整其溫室氣體減量政策;目的事業主管機關應輔導事業進行
排放源排放量之盤查、登錄、查證、自願減量及參與國際合作減量,
並得獎勵或補助之。(草案第八條及第九條)
四、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關應配合推動溫室氣體減量政策方案及行動
計畫,訂修溫室氣體減量執行計畫,並推動之。 草案第十條( )
五、 事業具有中央主管機關公告之排放源者 ,應每年進行排放量盤查及定
期登錄經查驗機構完成查證之排放量;其溫室氣體年平均排放量,應
符合溫室氣體效能標準。 草案第十一條及第十二條( )
六、 中央主管機關得依聯合國氣候變化綱要公約、議定書及相關會議之決
議事項,於實施溫室氣體排放盤查、登錄 、查證制度與建立排放量核
配及交易制度後,分期公告實施溫室氣體 總量管制,其實施方式為分
階段訂定減量目標,並將應削減溫室氣體 排放量分配中央目的事業主
管機關,由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訂定削減計畫執行削減。 草案第十(
三條)
七、中央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得分階段將其獲 配之排放量,核配其公告排放
源之所屬事業,並得保留部分排放量核配一定規模新設或變更排放源
之事業,並要求一定規模新設或變更之事業應採用最佳可行技術。(
草案第十四條 )
八、 經核配排放量之事業應採行減量措施或至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之交易平
台進行交易;其實際排放量不得超過核配量或排放額度;中央主管機
關公告一定規模新設或變更之排放源,於溫室氣體總量管制實施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