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建筑产业进入新阶段——反思建企人工困境
建筑产业进入新阶段——反思建企人工困境 ??作者 杨宝明 上海鲁班软件集团董事长中国建企人工困境有其深远的社会和经济背景,不是短时期的困难和波动,而是酝酿着深刻的行业变革。人工困境 近年中国产业经济一起碰到一个意想不到的剧烈变化,企业用工从“民工潮”一下180度转入到“用工难”、“用工荒”。即使进入2012年,经济明显降温,宏观调控加剧,房地产深受打击,各地新开工项目锐减的情况下,“用工荒”问题依然难以缓解。人工爆涨,但招人依旧十分困难,并且所有岗位的人员都难招。这种状况对施工企业造成巨大的困难,进度、薪酬、成本、劳务管理这类难题已成为项目经理、企业老总最为头疼的问题。 人工成本暴涨加大项目亏损风险。“用工难”、“用工荒”伴随而来的项目巨额成本增加,给在建项目带来巨大风险。这导致近期整个行业最大的一个声音就是,一致呼吁主管部门对定额人工进行大幅调整,以适应市场情况,弥补人工亏损。似乎人工问题主要靠政府政策解决,这也成为行业重要议题。 其实对整个行业来说,更需要值得警惕的是当前人工困境是如何形成的,将对产业带来什么影响,整个产业界又应如何应对。人工困境成因 当前建企人工困境有着深刻的历史经济背景,预示着中国社会和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中国建筑业在这宏大的历史背景下将经受严峻的考验。 刘易斯拐点在2004年左右形成。刘易斯拐点,即劳动力过剩向短缺的转折点,是指在工业化过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渐减少,最终枯竭。由于有效劳动力无限供给停止,劳动力薪酬大幅上升,劳动力薪酬决定于边际生产力水平,生产力低下的企业将开始受到挤压。中国建筑企业即属于生产力较低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受到冲击是必然的,更要意识到是这种转变不可逆,不转变产业形态问题将加剧。 专家研究表明中国人口红利将在2013年前后消失,即人口抚养比停止下降,开始升高,将从“人口红利”进入“人口负债”。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等的影响,后续人口负债给中国带来的压力要比其它国家大很多。这一情况,倒逼中国经济转型,低效率、高消耗产业将面临严重冲击,建筑业无疑将深受影响。 房地产经济外部效应和劳动力政策失当尽现。国家近年宏观政策失误加重了前两大问题带来的影响,各地政府以房地产带动所有产业的简单野蛮发展政策的恶果正在快速显现。短视的经济政策使劳动力市场扭曲,城市生活居住成本高企,劳动力福利低下,且无法改善,使农业人口不能有效转化为工业人口、城镇人口。中国房地产经济的外部负效应已显现出严重后果,高房价、高通胀带来生活成本使劳动力进城务工效益下降,农民工巨大的牺牲没有应得的利益,劳动力有效供给被人为阻断,否则中国人口红利的享受还可持续一段时间。 新一代农村人口的观念变化,减少建筑业劳动力供给。新一代农村劳动力,由于子女数量减少,从小照顾较好,吃苦精神锐减。建筑工人的辛苦危险和工资低下,使建筑业工人成了农村劳动力的最后选择,建筑业劳动力资源将日益枯竭。中国产业经济进入新阶段 中国产业经济实质上已经全面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不论是制造业还是建筑业。由于资源限制、低碳经济压力和人口红利结束,不仅仅是建筑业,中国产业经济集体性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虽然我们对此准备根本不足。 新的历史阶段的特点是:随着刘易斯拐点和人口红利的结束,用工越来越难将是一种正常状态,并将一直持续。用工成本将大幅攀升,同时这一局面已不可逆,建筑业用工困难只会加剧而不可能减缓。 基于这一社会和经济全局背景,中国整个产业经济形态将被逼转型,低效高耗的粗放经济将被淘汰。要么转型升级,要么消亡,这是摆在中国产业经济前面的二条路。值得注意的,至少在建筑行业内,几乎所有的企业家都将“转型升级”的经念歪了,将定位在自身核心业务优化的“转型升级”搞成多元化、寻找简单暴利机会的“转行降级”。 建筑企业家要意识到这一产业变革的到来。中国建筑企业家挂在嘴上讲了十余年的转型升级,已到了真正刻不容缓的时候了。重视人工困境 笔者认为,在这一产业变迁的过程中,建企的警觉程度还不够,大多还只停留在人工成本如何削减的直接问题上面。对这一问题后续的产业影响还不敏感。 人工亏损,是政府的问题还是市场的问题。政府与企业面对人工成本增加,谁来承担责任。更多企业家认为政府和业主应该为此买单,调整定额人工成本费用。 建企企业家花大量精力推动政府修改定额人工标准,其实还是计划经济的思维主导。实质上定额思维根本跟不上形势的变化,修改一次也解决不了明后天的问题,市场化的方法才是根本出路。 人工成本从整个工程造价来说,只是其中一个成本要素,按市场方法和市场价格,在企业参与投标和合同条款中反映出来即可,不应成为单独的一个成本问题,缺少预计能力和无成本优势的价格战才是导致陷入人工成本困境的主要因素。 其实更重要的应是,如何应对产业变革。当前建企人工困境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