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移地教学活动成果报告-逢甲大学.pdfVIP

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移地教学活动成果报告-逢甲大学.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赴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移地教学活动成果报告-逢甲大学

赴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移地教學 活動成果報告 一、 課程名稱: 生態水理學移地教學。 二、 時間: 2009 年7月 1日~ 2009 年7月 15日。 三、 地點: 北京市海澱區復興路甲一號,中國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水科 院) 。 四、 人員: 領隊二名,為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王傳益副教授及許正元副教授, 課程助教一名,為土木及水利工程博士學位學程林正傑博士生,研究生五 名,為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研究所王永賢、江彦賢、范植軒、黃上軒、 趙偉淵,另有二名大學生,為為水利工程與資源保育學系胡文傑及謝宗霖, 團員共有十名。 五、 行程安排: 1. 7月 1日(三):台灣-北京 早上五點於逢甲大門口集合出發至中正 機場,搭機經由香港下午四點 四十分抵達武漢天河機場,晚上 7點與逢甲大學校長張保隆教授一行會 合,並與水科院匡尚富院長、楊曉東副院長、胡春宏副院長、李錦秀主任、 1 阮本清處長、彭靜處長、邢義 川主任等人共進晚餐與交流。 2. 7月 2日 (四)~7月 7日 (二) : 此五天,共有七個生態水理相關的課程。由水科院眾多教授傳授理論 基礎及實務上的經驗,並且與逢甲大學師生團員就議題一同討論交流。其 次,參觀水科院所屬之水環境所實驗室及大興試驗基地實驗室,並於參訪 後及進行座談討論與實質交流。再者,參觀奧運公園之龍脈水系,獲取該 生態水系之工程設計的經驗。此外,亦參觀清華大學校園內之生態蓮花 池,且與王兆印教授進行座談與交流。此五天之詳細行程及簡要說明如「行 程簡要說明表」所示 (相關課程簡報,則請參閱附件一) 。 3. 7月 8日:參觀故宮、頤和園 4. 7月 9日:北京 -宜昌(搭機) 5. 7月 10日至 7月 14日: 参觀三峽工程、雙向五级船閘、壩頂、坛子岭、截流纪念園等,並参 觀葛洲壩電廠、船閘、等。此外, 亦參訪長江流域委員會、水利科學研究 院、模型試驗基地、武漢大學等。此五天之詳細行程及簡要說明如「行程 簡要說明表」所示 (相關簡報資料,則請參閱附件一) 。 6. 7月 15日:返台。 2 行程簡要說明表 授課 授課 課程名稱/授課老師 說明 日期 時間 提倡人水和諧的大水利理論,並提 9:00— 《城市河流的生態修復與治理》 出以河川治理應以流域層面切入著 12:00 劉樹坤 教授 手。此外,亦有說明其實踐的案例。 7 月 2 日 先說明人類活動對河流水循的影 (四) 響,其次為大壩建設對下游河流生 14:00— 《基於河流可持續發展的水庫建設與管理》 態環境影響之案列成果,最後基於 17:00 白音包力皋 高工 基於河流可持續發展的原則下,提 出可行或可能的水庫建設與管理。

文档评论(0)

laolao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