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浅谈.docx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浅谈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浅谈摘要腹水是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在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中排第1 位,初次诊断后10年内腹水发生率超过50%。有腹水的患者三年生存率不足50%,难治性腹水1年病死率超过50%。中西医在肝硬化腹水方面各有优势,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肝硬化腹水是一个十分迫切的课题。关键词 肝硬化腹水 中西治疗 各家观点 调护 一、概念 肝硬化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重要临床标志,以肝功能损害及门脉高压为主要临床表现,并常出现严重的并发症,如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肝肾综合征、肝性脑病等,使患者生命受到严重威胁。肝硬化腹水属中医鼓胀的范畴,临床上腹胀大如鼓、皮色苍黄、脉络显露为主要表现,为“风、痨、鼓、膈”四大顽症之一,历代医术有“水蛊”、“胀证”、“鼓胀”、“蜘蛛蛊”、“单腹胀”等病名。 二、病因病机 西医方面:肝硬化形成有“充盈不足学说”、“泛溢学说”、“周围动脉扩张学说”、“腹水形成前相学说”等。肝硬化腹水形成的机制比较复杂,至今尚未完全明了,目前对肝硬化腹水普遍接受的学说有:1、低蛋白血症:肝功能受损→合成白蛋白↓→血浆白蛋白↓→血浆胶体渗透压↓→液体外渗;2、门静脉压力升高:肝组织纤维化→肝静脉小分支受压→肝窦前、窦内、窦后压力↑→肝淋巴液↑→液体外渗;3、肾脏水钠代谢异常学说: 低蛋白血症和门静脉压力升高→腹水→有效血容量↓→刺激肾素醛固酮分泌→肾小管对钠重吸收↑→水钠潴留。 中医方面:《灵枢》云:“肝胀者,胁下满而痛引少腹。”有云:“鼓胀何如?岐伯曰:腹胀身皆大,大与腹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素问》语:“饮食入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素问》曰“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根据历代文献的记述,鼓胀的病位在肺肝脾肾,与三焦密切相关。病机关键肝脾肾功能失调,气血水互结腹中,水饮停于胸肺。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标实为气滞、血瘀、水停。治疗有益气养阴温阳、理气活血利水等。 三、治疗医治疗:1、一般治疗。卧床休息,低盐饮食,5-15%的病人可发生自发性利尿。每克盐可潴留体液220ml,其中40%成为腹水。每日小于1.5克为宜。限制水的入量,每日小于1500ml,顽固性腹水500-700ml,对稀释性低钠而且钠〈130mmol/L,尤应限水。总的来说,应保持入量和出量的基本平衡。2、抗病毒治疗。对各类病毒性肝炎出现的肝硬化腹水,无论是乙肝还是丙肝,均应该抗病毒治疗,我国是一个乙肝大国,对乙肝肝硬化腹水一定要应用核苷类似物配合治疗。3、利尿剂的使用。晨起单次口服螺内酯和呋塞米。有效率在90%以上。起始剂量(次):螺内酯100mg,呋塞米40mg。最大剂量(日):螺内酯400mg,呋塞米160mg。一般利尿剂应中、小剂量开始,因为腹水最大吸收率为700—950ml/日,过度消腹水使循环血容量降低,从而引起肾血流量不足和肾小球滤过率减少,严重可致少尿、氮质血症和肾功能衰竭。 低钠血症是肝硬化腹水病人常见的电解质紊乱,因此,要动态监测病人的电解质。4、放腹水。第一次放腹水500—1000ml,以后放腹水2000—3000 ml或更多,不作为腹水的主要方法,因为24小时内即有50%以上、3天内100%的腹水再回到腹腔,而且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5、输注人血白蛋白。肝硬化病人的蛋白合成不足消耗增加。有肝性脑病风险的病人又禁止大量食用高蛋白的食物。病人白蛋白低,不仅会加重蛋白质的分解,导致肝功能恶化及感染的发生,同时蛋白质营养不良可使患者全身肌肉量减少,导致在肌肉中代谢清除氨的代偿机制被消弱,更容易发生肝性脑病,此外,低蛋白血症,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不利于腹水的吸收。因此,肝硬化病人除了适当增加蛋白的摄入量,还可以通过静脉输人血白蛋白。6、对难治性腹水,还可以选用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腹腔-颈静脉引流术(PVS),腹水浓缩回输术,肝移植术,骨髓干细胞移植术等。中医治疗:1、基本方法。⑴、气滞程阻型:此证型常见于肝硬化腹水轻症或早期。病机以气滞和水停为主。临床症状为面黄、腹部膨满如鼓、胸闷苦满,如嗳气则腹胀苦满减轻,双脚浮肿、纳呆、舌苔白腻、脉沉弦。治则为琉肝理气,健脾化湿。对此证型,常用柴胡舒肝散合平胃散,常用药昧如下:柴胡、白芍、香附子、枳壳、青皮、郁金、厚朴、山楂、茯苓、大腹皮、九香虫、车前子等。⑵、血瘀水停型:症状可见瘀血和水毒内停的表现。若见如下诸症,则血瘀水停型的辨证即可基本成立。即面色黧黑,腹部涨满,可见多处腹壁静脉瘤,胸胁苦满且胁下硬痛明显其痛如针刺,而且可见手掌红斑和蜘蛛痣,舌紫暗,苔黄腻,脉弦细或涩脉。本证型的治删为祛瘀利水。方药为大黄蝥虫丸加减。其中有丹参山楂、阿魏土鳖虫、水蛭、桃仁、葫芦、平地木、马鞭草、半枝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