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同步测试卷.doc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同步测试卷.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同步测试卷

河北省保定市2017-2018年人教版高一必修1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同步测试卷解析版 选择题 1. 明朝为削弱相权、加强皇权而采取的措施是 A.设三公九卿 B.设立中朝 C.实行三省制 D.废丞相设内阁 2. “廷寄”上谕是清代军机处官员日常工作之一,其内容大都是告诫臣工、指授兵略、查核政事、责问刑法之失当等。这体现了军机处的职能是 A.传达皇帝旨意 B.参与行政决策 C.总领全国政务 D.负责监察百官 3. 下列选项不能作为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的证据的是 A.宋代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到了宋代,大臣上朝只能站着 B.在唐朝谏官是宰相下属专门谏诤皇帝过失,宋朝时独立于宰相并监察宰相 C.明朝废丞相,权分六部,后设内阁 D.清朝初年,重要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来处理 4. 据史书记载:明代内阁大学士通过“面对”、“密揭”、“票拟”等形式参与中枢决策,因而阁权在国家权力运作机制中,体现出一定程度的决策权。当这种决策权得到皇权支持和批准后,就可以影响甚至左右政局的发展。这种现象体现了 A.内阁大臣地位很高却无权 B.内阁大学士与皇帝共同决策 C.阁臣利用专制皇权的效能 D.内阁大臣延续历代宰相职权 5. 明清时期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封建政治制度进一步完善 B.封建制度走向衰落 C.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适应 D.阶级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尖锐 6. 雍正设置军机处的首要目的是 A.制度的不断完善 B.处理西北军务 C.提高政府的办事效率 D.弥合君权与相权的矛盾 7. 关于明朝内阁的性质,下列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 B.中央一级的决策机构 C.皇帝顾问的内侍机构 D.相当于元朝的中书省 8. “早在明末清初,诸先贤就曾将传统时代一切政治体制的弊病悉归之于‘一家一姓’的君主专制……但若认定传统政治制度仅仅是因君主‘私天下’而造就一切,君主制能维持两千余年就成为不可理解的‘哑谜’。事实上,支撑中国君主制长期存活的社会机制极为复杂,而且在一种特定的社会体制内还长期有效。”这段论述意在强调 A.君主专制存在诸多弊端 B.君主专制制度根深蒂固 C.君主制长期存在的原因无法解释 D.君主制的存在有其特定历史条件 9. 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倘使我们说,中国传统政治是专制的,政府由一个皇帝来独裁,这一说法,用来讲明清两代是可以的。”这一观点的依据是 A.实行八股取士,加强思想上的束缚 B.设立参知政事,分割宰相的行政权 C.内阁大学士替皇帝起草批答奏章程式化 D.设立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10. 梁启超曾把中国古代的某一机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一机构是 A.汉朝的刺史 B.宋朝的通判 C.明朝的内阁 D.清朝的军机处 11. 明太祖于洪武十三年(1380年)设立春、夏、秋、冬四大辅官。辅官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按时令入朝,官位为正三品,但由于辅官皆来自民间,对朝典、朝章并不熟悉,难以娴熟,故而该官职在设立不到两年便被废止了。当时四大辅官的设立 A.体现了明初官僚机构的膨胀 B.弥补了丞相废除后的权力空白 C.为中枢机构改革提供了借鉴 D.极大地加强了君主的专制权力 12. 《明神宗实录》载:“我朝阁臣,只备论思顾问之职,原非宰相。中有一二权势稍重者,皆上窃君上之威灵……”这说明,明朝内阁 ①其阁臣只是顾问,不是宰相,阁臣权力大小取决于皇帝 ②强化了中央集权 ③不是法定的中央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皇帝的内侍机构 ④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3. 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明朝初期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记述 出处 戊戌,克安庆。壬寅,次湖口,败友谅于九江,克其城,友谅奔武昌 《明太祖纪》 友谅兵复陷安庆,太祖(朱元璋)欲自将讨之,以问(刘)基。(刘)基力赞,遂出师攻安庆。自旦及暮不下,(刘)基请迳趋江州,捣友谅巢穴。遂悉军西上。友谅出不意,帅妻子奔武昌,江州降 《刘基传》 明年,友谅遣兵复陷安庆。太祖自将伐之,复安庆,长驱至江州。友谅战败,夜挈妻子奔武昌。其将吴宏以饶降,王溥以建昌降,胡廷瑞以龙兴降 《陈友谅传》 A.陈友谅兵败投降 B.朱元璋讨伐陈友谅 C.刘基智取安庆城 D.朱元璋兵败安庆城 14. 明初,废行省设三司,简称布政使司、布政司、藩司,不称“行省”。清朝沿袭明制,但布政使司辖区直接通称为“行省”,并在各省布政使之上设置固定制的总督、巡抚掌管全省军民事务。布政使成为巡抚属官,专管一省或数个府的民政、财政、田土、户籍、钱粮、官员考核、沟通督抚与各府县。这反映了明清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